行政复议第三人的构成要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复议法 > 行政复议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行政复议第三人的构成要件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05

 
376454
日常生活中,行政复议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大家对行政复议中的第三人却并不了解,那么为了方便您了解相关的知识,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为您整理了“行政复议中的第三人起诉申请人怎么处理”的相关法律知识,欢迎阅读。

行政复议第三人是指与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经复议机关同意参加复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构成要件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利害关系

第一、同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这种利害关系可以是直接,也可以是间接的。例如:某村民向镇政府申请建房,虚报多报户口,瞒报少报已有宅基地,镇政府工作人员未认真核查,发给其建房许可证,该村民开始建房,后经县土地管理局查明,对该村民给予行政处罚要求其退还非法地,并处以罚款,该村民不服提起行政复议。在这种情况下,镇政府作为第三人参加复议,因为镇政府与这一具体行政行为有直接利害关系。再如,某甲经工商局批准在一繁华地段摆摊售货,而某乙以某甲摆摊为由,对工商局不批准其在该地段摆摊,向上一级工商局提起行政复议。在这种情况下,某甲与这个不批准摆摊的具体行政行为之间,有间接的利害关系。

构成要件二:参与复议的时机

第二、第三人参与到复议中间来,一定是在复议申请已经受理,复议活动尚未终结的时候。如果行政复议还未开始或者已经终结,都不会再涉及第三人的问题。

构成要件三:经复议机关批准

第三、符合前两个条件,要想参加行政复议,成为第三人,还要经过行政复议机关的批准。这是为了一方面要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保护复议申请人的合法权益,防止不必要的干扰行政复议活动的情况发生。

行政复议第三人的诉讼权利

我国现行法律中对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是否享有提起行政诉讼或不服行政判决时能否提起上诉,并无明确规定。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起源于民事诉讼。因此,可以从现行民事诉讼中的有关第三人制度进行研判。

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主要有两种: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两种。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诉讼地位类似于原告,故其自然享有原、被告应享有的一切诉讼权利。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则不同。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在一审诉讼中,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无权提出管辖权异议,无权放弃、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撤诉。但如果被判决承担民事责任,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权提起上诉。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当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后,未被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时,其应当不享有上诉权。

行政复议法热门知识

  1. 行政许可延续的期限
  2. 一、证据提交规定
  3. 证据交换的时间安排
  4. 从理论角度看行政听证程序的意义
  5. 司法解释规定:错误执行案件占比60%
  6. 行政复议第三人的构成要件
  7. 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赔偿工作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执行新的日赔偿标准
行政复议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