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0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外源融资比重较小,这一单一的融资结构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尤其在外源性融资中,中小企业通常只能通过银行贷款来获取资金。
此外,中小企业在银行借款方面主要依赖抵押或担保贷款,并且往往只能获得短期贷款。如果中小企业需要长期贷款来进行科技开发等固定资产投资,通常会被银行拒绝。
从内源融资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并不理想。中小企业分配中留利不足,自我积累意识较差。现行税制使中小企业没有税负优势,折旧费过低,无法满足企业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需要。自有资金来源有限,难以支持企业的快速发展。
从外源融资来看,中小企业可以选择银行贷款、资本市场公开融资和私募融资等渠道,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渠道并不畅通。
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包括利息支出和相关筹资费用。与大中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借款方面不仅无法享受优惠利率,还需要支付更高的浮动利息。此外,由于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多采取抵押或担保方式,手续繁杂,中小企业还需要支付担保费、抵押资产评估等相关费用。
融资渠道的狭窄和阻塞使许多中小企业不得不求助于民间高利借贷,这进一步使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银行对经营状况好、信用可靠的企业授予一定时期内一定金额的信贷额度,企业在有效期与额度范围内可以循环使用。这种方式方便了企业的融资,同时也节约了融资成本。
中小企业可以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或担保公司寻求担保服务。这些机构大多属于公共服务性、行业自律性、自身非盈利性组织,通过政府拨款、会员基金等方式提供担保基金。担保公司对抵押品的要求相对灵活,可以解决中小企业在向银行借款时遇到的担保难题。
银行可以根据企业的销售合同,对产品的购买方提供贷款支持。企业可以通过收取买方的预付款或银行承兑汇票来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困难。
一些中小企业在生产协作产品的过程中需要补充生产资金,可以寻求主办银行与异地协作企业的合作,统一提供贷款。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监督合同履行,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对于拥有重大价值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中小企业,可以向银行申请项目开发贷款。银行对拥有成熟技术及良好市场前景的中小企业,以及利用高新技术成果进行技术改造的中小企业,将会给予积极的信贷支持。
对于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银行可以根据出口合同或进口方提供的信用签证,提供打包贷款。对于有现汇账户或外汇收入来源的企业,银行可以提供外汇抵押贷款或以结汇凭证取得人民币贷款。
自然人可以提供财产担保并承担代偿责任,支持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自然人可以提供抵押、权利质押或抵押加保证等担保方式。这种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担保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