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27
我国劳动法并没有明确规定旷工的处罚,但每个用人单位都会有相应的处罚规定。旷工当天的工资是不会支付的,并且还可能会受到罚款。
旷工的认定首先是指劳动者没有按照用人单位规定的工作时间和地点提供劳动。
其次,旷工的认定还要求劳动者没有合理的理由缺勤,即没有正当的事由导致无法履行工作职责。
最后,旷工的认定还要求劳动者没有经过用人单位的同意或批准就缺勤。
为了有效处理旷工问题,企业应当建立规范的考勤制度。用人单位应与劳动者协商制定考勤制度,并通过民主讨论确定制度内容。考勤制度应当公示、下发,并明确告知劳动者考勤方式及相应的奖惩制度。律师建议将考勤制度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与劳动者协商,并确保劳动者签收确认或将包含考勤制度的员工手册交由劳动者签收确认。
企业应采用科学合理的考勤方式。目前普遍采用的考勤方式是考勤机考勤,即通过打卡或验证指纹的方式记录劳动者的上下班时间。然而,劳动者往往对未经本人确认的考勤记录不予认可,因此建议用人单位在设计考勤方式时,应引入劳动者确认的环节。例如,在提交劳动者考勤记录之前,各部门应先经劳动者本人签字确认。此外,企业还应收集其他能证明员工旷工的有效证据,如企业内部的视频录像和电话录音。
当用人单位具备以上条件时,可以向劳动者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在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中,必须注明解除的理由,即以旷工为由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应当送达至劳动者,可以采取直接送达或邮寄送达的方式。如果劳动者不在,可以交由其同住成年亲属签收。只有在受送达职工下落不明或无法通过直接送达或邮寄送达的情况下,方可采用公告方式送达。公告送达需要在公告日起经过三十日后视为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