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审判中证据真实性的举证责任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证据法律知识

民事审判中证据真实性的举证责任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5-04-03

 
385568
在司法实践中证据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在案件审判的时候,是重证据轻证言的,证据直接影响到法院的判决结果,而证据需要真实才有效的,那么在民事审判中证据的真实性由谁举证?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民事诉讼举证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的举证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因此,在民事诉讼的过程中,证据的真实性由提供证据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证据的提供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意味着,当事人必须提供与其主张相关的证据来支持其诉讼请求。

证据的调查收集

在一些客观原因下,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能无法自行收集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进一步的证据,此时,人民法院有责任进行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以确保审判的公正性和真实性。

证据的及时提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具体来说,人民法院会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如果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无法提供证据,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会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期限。然而,如果当事人逾期未能提供证据,人民法院将要求其说明理由。如果当事人无法提供合理的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人民法院有权选择不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给予训诫、罚款等处罚。通过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在民事审判中,提供证据的一方当事人有责任证明证据的真实性。同时,人民法院也有义务进行全面、客观的审查核实,以确保审判的公正和真实。当事人应当及时提供证据,如果无法按时提供,需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并给出合理的理由。否则,人民法院有权选择不采纳该证据或给予相应处罚。
延伸阅读
  1. 法院调取的证据谁举证
  2. 刑事附带民事审判程序
  3. 司法鉴定在什么情况下启动
  4. 高空坠物难以确定责任人怎么处理
  5. 代位权纠纷民事诉状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网上税务举报的证据类型
  2. 伪证行为的定义和影响
  3. 审查起诉阶段的期限及程序
  4. 诉讼费用及其构成
  5.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6. 二审法官询问调解意愿
  7. 向法院提起财产保全需要多久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