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生效的原则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承诺法律知识

承诺生效的原则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6-06

 
384888
说出来的承诺,正常来说是应该要遵循。但是有些人并没有对自己的承诺负责,说出来的承诺之后并没有负责。在这时候很多人就会对于承诺生效的原则等特别的好奇,想要看看有没有办法让对方为它的承诺负责。针对相关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做了详细介绍。

根据法律规定,承诺的主体只能是受要约人。这意味着,非受要约人所作出的承诺并不构成承诺,而是对要约人发出的要约。

承诺的内容一致性

承诺的内容是同意要约,强调承诺的内容应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如果承诺实质性地改变了要约,那么这将构成一个新的要约。我国合同法对承诺与要约内容的一致性原则进行了灵活处理,允许承诺作出大量实质性的变更。

承诺的生效时间

承诺应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如果要约没有确定承诺期限,那么承诺应根据以下规定进行:如果要约是以对话方式作出的,那么承诺应及时作出,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如果要约是以对话方式作出的,那么承诺应在合理的期限内到达。

法律规定

根据《合同法》第26条的规定:“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如果承诺不需要通知,那么根据交易习惯或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

根据以上定义,承诺的生效时间根据承诺的方式而有不同的确认标准:如果以通知方式承诺,那么承诺自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

延伸阅读
  1. 合同法中的要约和承诺
  2. 要约生效的条件
  3. 承诺的撤回和撤销
  4. 承诺迟延的法律后果
  5. 承诺合同的自愿原则是什么

合同订立热门知识

  1. 保密协议
  2. 行政机关未履行监督职责是否应受处分
  3. 口头承诺的法律效力问题
  4. 保密协议
  5. 案例回顾:
  6.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
  7. 不签合同如何申诉离职赔偿
合同订立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