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中的职能管辖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2-25
【刑事诉讼管辖】职能管辖的存在基础是什么
一、公检法三机关的分工负责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确保法律的准确有效执行。这种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关系在刑事诉讼中体现为职能管辖。
二、法定法官原则
根据法定法官原则,必须事先明确具体哪个司法机关具有管辖权,以防止操纵案件审理的情况发生,以确保诉讼的公正性。
三、程序正义原则
职能管辖是刑事诉讼程序的第一步,也是顺利进行刑事诉讼的基础。因此,必须确保案件得到公正具体的划分,防止因为程序问题导致审判受到质疑。正义必须以生动形象的外表呈现出来,以使人们能够看到正义的存在。
四、司法权的多元化享有
侦查权是司法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依法搜集证据、揭露和证实犯罪、查获犯罪人并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的权力。检察官在侦查终结后,根据侦查结果做出是否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的决定,与法官的裁决极为相似。因此,检察权也属于司法权的一部分。虽然人民法院是我国唯一的审判机关,但是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同样享有司法权。实际上,公检机关,尤其是公安机关,在某种程度上享有司法权。因此,我们可以将“公安司法机关”理解为“公安机关加司法机关”,同样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等司法机关”。检察机关也应该被列为司法机关之一。既然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同属于司法机关,自然就存在对案件的分工管辖问题。职能管辖制度的明确规定说明了我国公安检察机关具有司法机关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