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实践中对适用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和第四十九条的争议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结婚 > 扶养法律知识

司法实践中对适用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和第四十九条的争议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5-04-06

 
384420
能否对未成年犯处以无期徒刑

引言

在司法实践中,对适用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以下简称条文一)和第四十九条(以下简称条文二)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观点。这种争议的产生源于对两个条文的不同理解。

条文一和条文二的解读

根据条文一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根据条文二的规定,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不同观点的解释

肯定论认为,条文一是对未成年犯进行司法保护的一般规定,而条文二则是特殊规定。条文一具有普适性,适用于任何未达死刑的犯罪案件,易于操作。然而,在已达死刑的犯罪案件中,条文一失去了有效性。因此,条文二作为特别规定应运而生,以封顶的方式对未成年犯进行保护。按照特别优于一般的原则,当情景需要适用特别规定时,就必须适用特别规定,不得再适用一般规定。因此,肯定论主张只适用条文二,即对未成年犯判处无期徒刑。否定论则认为,适用条文二意味着最高只能判处无期徒刑,并且还必须适用条文一。这就导致对未成年犯判处无期徒刑的问题。根据禁止重复评价原则,不能基于同一事实和理由重复评价。由于条文一和条文二都是基于同一事实和理由的从轻、减轻,因此不能同时适用,只能单独适用。因此,否定论主张完全可以对未成年犯判处无期徒刑。

结论和建议

争议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条文一的疏漏,使得法律失去了严密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议在条文一的尾部添加一句话,将其修改为: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通过对条文一和条文二的解读和争议的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适用刑法中未成年犯的处罚问题,并为司法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
延伸阅读
  1. 运输毒品的刑期如何确定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刑法第三十条的解释
  3. 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民事赔偿是什么
  4. 过失损毁文物罪的刑罚确定
  5. 贿赂罪构成要件的介绍

结婚热门知识

  1. 中国古代亲属通婚的法律规定
  2. 配偶去世后再婚的法律程序
  3. 婚前赠与的法律效力问题
  4. 港、澳、台、国外结婚证在中国的使用
  5. 服刑人员的结婚权利及办理注意事项
  6. 中国人之间结婚的法律手续
  7. 中国同性婚姻法律现状
结婚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