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9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承包人行使法定优先权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承包人必须与发包人签订了一份合法有效的建设工程合同。
工程必须已经竣工,并且有相应的竣工验收证明。
工程款的数额必须已经确定,即双方对工程款的金额已经达成一致。
承包人必须在合理期限内向发包人提出催告,并且催告期限一般不得少于三个月。
然而,在以下情形下,即使发包人尚拖欠承包人的工程价款,法院亦不应适用《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及相关司法解释认定承包人享有优先受偿权:
对于在《合同法》实施前成立的工程承包合同,凡工程在1999年10月1日之前已经竣工或停工的,不适用《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而对于工程的施工虽跨越《合同法》实施之日,但工程在1999年10月1日之前已存在抵押权的,应按权利成立的先后定其次序,不适用相关司法解释。
对于无效的工程承包合同,法院也不应适用《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认定承包人享有优先受偿权。
对于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的情况,也不适用《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这类建设工程主要包括国家公有工程、社会公用、公益工程以及土方工程、地下隐蔽工程及其他工程设施。
对于商品房开发工程,如果消费者已经交付购买商品房的全部或者大部分款项,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不应适用《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承包商享有优先受偿权。
《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的是发包人与承包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对于建设工程非发包人所有的情况,不适用该条规定。建设工程为第三人所有存在两种情形:一是工程自始为第三人所有,第三人委托发包人进行发包营造;二是工程原为发包人所有,第三人依法受让取得。
承包人行使优先受偿权利的期限为6个月,过了该期限应不予以准许。
如果认定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将导致社会利益严重失衡,法院也不应适用《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