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5-03-23
针对农村房屋买卖过程中自身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购房者可以与房屋销售方进行口头或书面沟通,指出问题并商议解决办法。
针对购房合同不符、施工质量、延期交付、物业管理、虚假广告、收费等问题,购房者可以向地方建设委员会、规划委员会、房管局、工商管理等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投诉并申请调解、处理。
针对购房合同的履行等问题,购房者可以根据购房合同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另行签订的仲裁协议,向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结果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购房者通过协商、调解无法解决的房地产争议问题,可以向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解决相关问题。
小贴士:购房者在选择解决房地产争议的途径时,应立足于解决问题,分清不同的法律、利害关系,而不要引起讼争。
卖方起诉的纠纷多表现为:卖方没有房屋权属证明,以较低的价格将其农房出卖给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如城镇居民,但随着房价的飞速上涨,利益的驱动使卖方试图收回房屋再次获利。卖方常以买卖合同违反《合同法》第52条之规定为由,请求法院确认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买方起诉的纠纷具体来说为:由于农村房屋不具有产权证,或仅有乡镇产权,买方无法办理房屋产权过户登记或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取得房屋产权。加之,一些政策性文件禁止向城镇居民出售农村房屋,买方便起诉至法院,要求确认买卖合同无效,由卖方返还购房款,或请求卖方支付相应的违约金等。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农村房屋买卖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两年。
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必须在房屋所在地的法院审理。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不动产纠纷的管辖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负责。
1、到房屋所在地法院起诉,完成立案手续。
2、立案后,法院将案件分配给承办法官,被告应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答辩状。
3、准备证据并遵守法院的证据规则。
4、按照法院确定的开庭时间和地点参加庭审。
5、一审判决不满意的一方可以提起上诉,进行二审审理。
6、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执行机构申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