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4-27
股东的权利可以分为两大类:股东的个人性权利和股东的公司性权利。股东个人性权利是指股东可以单独要求并实现的权利,如分配权利、认购股份的权利等。股东公司性权利是指与公司的发展紧密相关的权利,如投资收益权。股东派生诉讼是因公司本身遭受侵犯而间接损害股东公司性权利,只有当公司因法定原因未起诉时,才可以由股东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而股东直接诉讼是因股东个人性权利受到侵犯,股东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股东派生诉讼是股东监督、纠正公司不适或违法行为的一种权利,应为共益权。股东直接诉讼是股东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提起的诉讼,即便成功,股东通过该诉讼所取得的利益也不归于公司。因此,股东派生诉讼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自益权。
提起派生诉讼的根据具有二元性,即派生诉讼提起权源于股东作为股份所有人即出资人的地位,也源于股东作为公司代表人的地位。其中,前者是每个股东所享有的股东权的应有之义,而后者只有在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得以满足之后才能发生。而提起直接诉讼的根据仅具有一元性,即直接诉讼提起权仅源于股东作为股份所有人即出资人的地位。
在股东派生诉讼中,虽然公司和股东个人都是侵害行为的受害者,但公司是直接受害者,股东个人是间接受害者。原告股东提起诉权的目的是为了公司的利益,但也间接地维护了自己的利益。而在股东直接诉讼中,股东个人是侵害行为的直接受害者,原告股东行使诉权的目的是纯粹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非整个公司的利益。
在股东派生诉讼中,原告股东仅享有形式意义上的诉权,实质意义上的诉权属于公司,即形式意义上的诉权与实质意义上的诉权是互相分离的。因此,即使原告股东在派生诉讼中胜诉,胜诉的利益应归于公司,而非原告股东。倘若原告股东败诉,则不仅由原告股东负担该案的诉讼费用,该案的判决对公司产生既判力,其他股东不得就同一理由再次提起派生诉讼,公司的机关亦不得再就同一理由为公司提起直接诉讼。而在股东直接诉讼中,原告股东所享有的形式意义上的诉权与实质意义上的诉权是合一的,无论原告股东胜诉或败诉,一切利益和不利益均归属于原告股东,而非其所持股份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