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货运保险利益案例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相关知识 > 保险代理法律知识

海上货运保险利益案例

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4-06-26

 
3773

海上货物保险利益的法律问题及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案例一:FOB装船前的货物保险

某进出口公司按照FOB价格向国外客户购买了一批集装箱货物,发现货物在装船前被盗。进出口公司要求保险公司赔偿,但保险公司拒绝了赔偿请求。法院认为,根据买卖合同的FOB条款,货物在装船后才转移风险,因此在此之前货物的风险由卖方承担。因此,进出口公司在货物被盗时没有保险利益,不能获得赔偿。

案例二:CIF买方破产时的货物保险

在CIF贸易中,卖方作为被保险人投保一切险,货物在装船后因投保风险而损失,此时买方已被国外法院宣告破产。卖方以被保险人身份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但被拒绝赔偿,理由是卖方没有保险利益。卖方随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保险公司赔偿因保险风险导致的货物损失。

案例三:运输途中转卖货物的货物保险

买方A以FOB价格将货物转卖给买方B,货物在运输途中全损,保险公司认定A在转让保单时已失去保险利益,拒绝赔偿。

上述案例中,拒绝赔偿的理由与保险利益有关。问题在于,即使被保险人的海上货物因保险事故遭受损失,由于被保险人没有保险利益,无法获得保险赔偿。这种严格的保险利益原则常常发生在海上货物保险中,保险公司通过严格技术性的抗辩规避应承担的货物灭失风险责任,损害了国际贸易当事人的利益,已无法满足国际贸易和航运的需求。

二、严格的保险利益原则带来的困扰

保险利益原则可以区分具有经济补偿功能的保险合同与纯投机的赌博行为,决定保险合同的主体资格,并影响保险合同的内容和效力。然而,过于严格的观点确实会限制正常贸易运作,使得本应通过正当保险转移风险的人受到不必要的限制。

保险利益的界定经历了从占有货物到所有权转移到风险承担的历程。在海盗与劫船盛行的时代,货物的占有是法律关注的焦点。随着海盗与劫船现象的逐渐消失,19世纪末出现了CIF买卖合同,货物交易可凭单据进行,海上货物可以多次转售,法律要求逐渐转移到所有权转移上。然而,将拥有货物所有权作为保险利益的严格基础,不将贸易风险承担作为保险利益的因素,与当前国际货物贸易所有权与风险相分离的原则不符。自20世纪初以来,在各种国际贸易条款下,何时完成买卖程序,谁承担损失风险成为关键问题,法律重心已不再是货物所有权或占有,而转向货物的风险承担。

三、建议宽松拓展保险利益原则

为了更好地实现保险的目的,适应航贸的需求,建议对保险利益原则进行宽松拓展,强调被保险人与保险标的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在FOB装船前的货物保险案例中,可以考虑在货物装船前的一定时间内,将风险转移给买方,使买方具备保险利益,从而获得赔偿。

在CIF买方破产时的货物保险案例中,可以认定卖方在货物装船后仍具有保险利益,因为卖方承担了保险风险,并且保险赔偿可以用于弥补买方破产造成的损失。

在运输途中转卖货物的货物保险案例中,可以考虑在货物转让时保留原被保险人的保险利益,以便在货物损失时获得赔偿。

通过宽松拓展保险利益原则,强调被保险人与保险标的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可以更好地实现保险的目的,适应航贸的要求。

延伸阅读
  1. 海上保险合同保险标的
  2. 案情
  3. 无单放货 谁之过错
  4. 国际海洋运输有什么特点
  5. 提单的物权凭证效力

保险相关知识热门知识

  1. 保险代理人的定义和业务范围
  2. 保险合同的定义
  3. 保险合同纠纷的成因
  4. 总 则
  5. 保险理赔后诉讼风险出现的原因是是什么
  6. 保险到底避不避债
  7. 海上运输合同样式
保险相关知识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