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2-23
根据医疗事故的性质,患方可以选择提起医疗侵权民事赔偿之诉或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之诉。而医方只能提起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之诉。
医疗事故诉讼的受理条件包括:(1)存在医患关系;(2)医疗行为违法、违规;(3)患者有损害后果;(4)医疗违法、违规行为与患者的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5)患者有经济损失;(6)诉讼时效未过。
在医疗事故诉讼中,当事人需要提交的材料及证据包括:就诊资料(包括门、急诊、住院病史,各种检验申请单,医药费清单,注射证明,外配处方)、护理证明、误工及收入证明、交通费单据、住宿费单据、丧葬费单据、抚养/赡养/扶养证明、伤残用具证明、身份及亲属关系证明(公信证据除外)。
1、管辖法院:患方如提起医疗侵权之诉或医疗技术服务合同之诉,由医疗机构所在地法院管辖。医方如提起医疗技术服务合同之诉,可选择患方所在地或医方所在地法院管辖。
2、证据保全:为防止医疗机构伪造、隐匿、篡改、销毁病史或者防止尸体、检验标本等灭失或为了查阅和复制涉案证据,在提起民事诉讼时,律师应当协助当事人向法院提出证据保全和调取申请。
3、证据交换与质证:在一审程序中,需要进行病史资料的审查,判断病史资料是否完整、是否符合《病史书写规则》,决定是否申请司法文检鉴定,确定是否存在鉴定不能的情形。
4、行为能力鉴定:对涉及精神疾患或患者处于神志不清的医患纠纷案件,在提起民事诉讼时,律师应协助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行为能力司法鉴定申请,并提供相关的鉴定材料。
5、司法文检鉴定:若病史资料或其他证据存在伪造、涂改、添加等违反《病史书写规则》的情况,律师应协助当事人向法院提起司法文检鉴定申请,鉴定内容包括签名笔迹鉴定、是否连续书写笔迹鉴定、添加、篡改笔迹鉴定等。
6、法院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涉及医疗事故争议的医患纠纷案件,法院一般委托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若对首次鉴定书不服,律师应协助当事人在收到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起再次鉴定申请。对于首次、再次鉴定意见有瑕疵或有缺陷的,律师可以协助当事人向法院提起对有瑕疵或有缺陷部分的鉴定意见进行补充鉴定。
7、过错及因果关系鉴定程序:在一审程序中,如果医疗事故的鉴定结论不成立或在认定过错范围方面过于狭窄,律师可以通过质证发现鉴定意见与案件的客观事实、诊疗规范等相冲突,提起要求司法机关内部鉴定机构进行鉴定的程序。
8、伤残等级鉴定程序:为证明患方实际发生的损害结果涉及的经济赔偿范围,律师可以根据《民法通则》、《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规定向法院申请进行伤残等级鉴定。
9、营养期限鉴定程序:若不良反应造成患者住院期间的医疗伙食或出院后的营养调理费用,律师可申请进行营养期限鉴定,以确定计算期限。
10、护理期限鉴定程序:若不良反应导致患者部分或全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律师可申请进行护理期限鉴定,以确定护理期限。
11、医疗依赖鉴定程序:对于医疗过失行为造成患者伤残,并需要继续治疗以维持或恢复生理功能的情况,律师可协助当事人申请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医疗依赖鉴定,以确定医疗依赖的期限及费用。
1、提起理由:在二审程序中,当事人可以提出以下理由:(1)对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不服;(2)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一审判决;(3)认为一审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如未给予当事人充分的鉴定权利;(4)其他理由。
2、提起时间:不服一审判决的当事人,需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一审法院或二审法院递交上诉状;不服一审裁定的当事人,需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一审法院或二审法院递交上诉状。
3、庭审要点:在二审庭审中,必须以一审认定的事实及判决理由为切入点,以二审观点为重点,寻求突破。
1、提起理由:再审程序的提起理由包括:(1)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生效判决、裁定;(2)原生效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3)原生效判决、裁定适用法律有错误;(4)原一、二审法院违反法定程序;(5)其他理由。
2、提起时间:再审程序需在判决、裁定生效之日起两年内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