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证逾期的处理方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律知识

举证逾期的处理方式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5-06-05

 
374984
对于举证逾期如何处理,相信有很多人都还不够了解,你知道在我国,相关法律对此是怎么规定的吗?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一些相关内容,赶紧一起来看看吧!希望以下的内容能够为你提供帮助。

一、举证期限的规定

当事人在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或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应向人民法院提交相应的证据材料。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如果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该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自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如果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证据材料,则视为放弃了举证权利。

二、申请延期举证

如果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应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是否准许延期举证由人民法院决定。

三、申请调查收集证据和证据保全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如果需要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或申请证据保全,都必须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之内提交书面申请。

四、申请鉴定

当事人如果需要鉴定,应在举证期限内提出,并在提出申请之日起七日内预交鉴定费用。如果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没有正当理由不提出鉴定申请、不预交鉴定费用或拒绝提供相关材料,导致无法通过鉴定结论认定案件争议的事实,该当事人应对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负责。

五、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提起反诉

当事人如果要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提起反诉,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六、申请证人出庭作证

当事人如果要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十日前提出,并经过法院的许可。提供证人的一方当事人应在申请后七日内预交证入到庭作证的合理费用,如果逾期未预交,则其申请将不被准许。

七、提供新的证据

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应在一审开庭前或开庭审理时提出。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应在二审开庭前或开庭审理时提出。如果二审不需要开庭审理,则应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当事人在再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应在申请再审时提出。

八、申请专门知识人员出庭

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一至二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

延伸阅读
  1. 简易程序反诉提出时间
  2. 民事诉讼一审程序
  3. 关于变更诉讼请求时间的规定
  4. 负有竞业限制的员工的举证责任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便利和权益保障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行政处罚的定义和特点
  2. 管辖权异议的再审申请可行性分析
  3. 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及程序
  4. 开庭审理后是否可以申诉?
  5. 邻居损坏院墙:向城管大队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6. 公示催告程序中的利害关系人及其权利
  7.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