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2号”轮救助报酬争议仲裁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海商法 > 海事责任 > 海难救助法律知识

“海安2号”轮救助报酬争议仲裁案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5-01-31

 
37491
×××律师行于一九八0年二月四日代表申诉人“海安2号”轮的大部分货方就他们与被诉人×××(以下简称救助人)间关于救助报酬的争议向海事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根据仲裁程序规则的规定,申诉人和被诉人分别指定王*韶(后由高-隼来代替),和沈*成为仲裁员,两位仲裁员共同推选邵*怡为首席仲裁员,组成仲裁庭。

案情描述

根据救助人提供的材料和证件,"海安2号"轮在1978年10月4日搁浅于西沙群岛北礁,当时正在从香港驶往新加坡。救助人的"穗救201"轮于10月5日16:00抵达现场。由于双方未就签订救助契约问题达成协议,"穗救201"轮在现场进行守护,以确保难船上的船员安全。然而,由于天气恶化,台风前锋已进入南海,难船机舱破裂进水,电源中断。船长发出SOS求救信号并决定弃船。在黑夜中,"穗救201"轮冒着风险放出救生艇将难船全体船员20人救出,并于10月11日送到黄埔港。

救助契约签订

10月13日,"海安2号"轮船长与救助人签订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海事仲裁委员会标准格式的救助契约。

难船勘察结果

救助人于1978年10月7日至18日派出"穗救6号"轮及技术人员进行了勘察,结果如下:

  1. 搁浅时,难船艏向240度,经过台风后艏向已移至192度。船体受到海浪冲击剧烈震动。
  2. 最高潮时,难船船艏吃水0.5米,船艉吃水1.6米,低潮时全部干出,周围600米范围内的礁石已全部露出水面。
  3. 左舷从102号肋骨至75号肋骨处共有8道裂缝,每道长约20公分,宽约2公分;右舷从50号肋骨至54号肋骨处船壳板自载重线以下严重折皱。甲板起拱形,舭部有一个50×70公分的破洞。
  4. 燃油舱已破裂,燃油已全部漏掉。
  5. 第一和第二舱双层底已破裂进水,第二货舱也已进水,底层货物已被海水浸泡。
  6. 机舱自23号至25号肋骨严重变形,主机底座裂开进水,海水淹至发电机及主机下半部。
  7. 甲板上所载醋酸和双氧水因受台风及风浪冲击,部分已受损。

救助过程

救助人于10月16日派出"穗救202"拖轮到现场守护。1978年11月2日,救助工程船"穗救捞6号"、四艘卸货驳船、三艘海上工作艇和相关设备以及103名救捞人员从黄埔启航,4日到达北礁。首先,在礁盘的西南边炸开一条长420米、宽14米的航道,并设立40个灯标,以便安排卸货和减轻难船的搁坐力。然后拖绞难船出浅。从11月10日开始进行卸货,持续到12月29日。卸货期间,每天都有5到6级的东北风,气候恶劣。为了加强卸货进度,当驳船由于低潮无法靠近难船时,救捞人员冒着危险扛着货物涉水趟过600米的礁滩,然后将货物装上驳船。在东北强风季节过去后,救助人于1979年3月28日派出"穗救6号"、"穗救201"和"穗救207"前往现场。经过修补难船漏洞、充气排水、抛锚和安设推力把杆,于1979年4月19日成功地将难船拖绞出浅。4月23日,"穗救207"将"海安2号"轮从北礁拖回黄埔港。

货物获救价值

根据1979年7月黄埔理货公司的理货结果,全部获救货物仅有400余吨。已由救助人分两批出售,第一批货物净值为人民币380,624.38元,第二批货物净值为人民币380,624.38元。

延伸阅读
  1. 公司强制员工停薪留职的法律途径
  2. 一、劳动报酬未支付的投诉电话
  3. 计算加班费的,是月工资还是实发工资
  4. 拖欠工人工资该怎样维权
  5. 用人单位是否可以与返聘人员签订劳动合同

海事责任热门知识

  1. 案情
  2. 海事诉讼的特点
  3. 如何申请道路交通社会救助基金
  4. 交通事故申请救助啥用
  5. 医疗事故能申请什么救助
  6. 服刑人员释放,能领取救助金吗
  7. 交通救助基金怎么申请
海事责任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教育机构合作协议范本
  2. 劳动者不服劳动仲裁起诉状范本
  3. 对劳动仲裁不服的起诉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