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公证的定义和范围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公证法 > 公证效力法律知识

房产公证的定义和范围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5-04-18

 
374353
房产证是房屋归属权的最有力的证明,但是有时也会因某种特殊原因和要求对房产证进行公证,进而取得房产证公证书,不管是房产证还是房产证公证书,只要是合法的证据和证明都应具有法律效力。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带着大家一起看看房产公证书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房产公证是指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公证机关依法证明与房产有关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房产公证的范围广泛,包括房产买卖合同公证、房产租赁合同、房产抵押合同公证、商品房预售合同公证、房产继承公证、房产赠与公证、房产侵害协议公证、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公证、确认房屋产权公证、涉及房屋的保全证据、以及涉外及涉港澳台的房产事务公证等。

房产公证的管辖

根据《公证暂行条例》和《公证程序规则(试行)》规定,房产公证一般由房产所在地的公证处管辖。涉外及涉港澳台的房产公证由司法部批准的办理涉外公证业务的公证处管辖。涉港澳台房产认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区司法厅(局)指定的公证处管辖。

房产公证的法律效力

1. 确保房产交易行为的真实性

房产公证可以确保房产交易行为的真实性。民事行为的真实性包括行为人确实为该行为的实施者,以及行为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在房产交易中,交易人的行为基本上没有问题,问题更多的是行为人基于对交易物的错误认识所为。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因重大误解或受欺诈而陷于错误认识的合同属于非真实意思表示,可撤销。房产交易中,购房人因房产商不真实的宣传签订的商品房预售合同,以及受让人因对房屋瑕疵不知情而签订的房屋转让合同,都属于非真实意思表示。通过房产公证,交易人可以在公证机构的严格审查下,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2. 确保房产交易行为的合法性

房产交易涉及的法律较多,不仅受到房地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范,还受到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继承法、婚姻法和公司法等法律的调整。绝大多数交易人无法具备高水平的法律知识。通过将公证作为房产交易的必经程序,专业的法律人员可以对交易行为进行审查,确保交易的合法性,避免与任何法律规定相抵触。

延伸阅读
  1. 婚前公证婚后继承的房产算婚前财产吗
  2. 房产公证的法律效力
  3. 公证书的法律效力及申请强制执行的程序
  4. 离婚房产怎么公证有效
  5. 结婚后房产可以公证吗

公证法热门知识

  1. 公证处的介绍
  2. 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的概念和特征
  3. 最新房屋强制执行公证效力的法律意义
  4. 公证的法律效力及其价值
  5. 公证债权文书的强制执行问题
  6. 移动公证:电子证据的法律作用和功能
  7. 买房公证的法律效力
公证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