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法的证据材料及其特征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法律知识

不合法的证据材料及其特征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5-04-28

 
373358
证据有不合法,这个不合法的会增加一般是不能正确的表达,要是被威逼而说出的证言是不合法的,证据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不合法的证据材料是什么,证据材料与证据的区别有哪些”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1. 作证主体不合法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因此,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精神病人作为证人提供的证言,不符合法律对证据收集、提供主体的规定,属于非法证据。

2. 取证程序不合法

以威胁、欺骗、引诱等非法方式收集证据是不合法的。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向原告和证人收集的证据,由于不具备收集程序的合法性,这种情况下收集的证据也是不合法的。

3. 表现形式不合法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及《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证据有七种表现形式,即书证、物证、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视听资料、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现场笔录。这些形式的规定是为了保障证据事实内容的客观性。如果收集的证据不符合以上七种形式,那么这些证据就是不合法的。

4. 证据要件不合法

法律要求应当具备特定形式或履行法定手续才能成立的书证,还必须符合特定形式。例如,证明婚姻关系成立的书证必须是经过婚姻登记机关登记后取得的结婚证。

证据材料与证据的区别

1. 含义不同

证据是指用来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根据,而凡是未经查证的各种证据形式都称为证据材料。

2. 证据材料的使用条件

证据材料只是为了证明目的而提到的各种材料,要成为诉讼证据,需要经过质证和法庭的审核、认定。只有符合证据条件的证据材料才能作为证据加以使用。在未经查证属实之前,证据仅仅是证据材料。

3. 出现时间不同

证据材料在诉讼中出现的时间较早,在起诉与答辩时或在法庭审理初期,当事人便向法庭提出各种证据材料。而证据形成于诉讼中较后的阶段,到法庭调查终结或法庭评议阶段,才能确定哪些证据材料可以作为案件的证据。

虽然证据和证明材料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我国三大诉讼法在使用证据这一概念时均未对它们作出区分,因而在证据这一概念下包含了证据和证据材料两种情形。理论和实践中已习惯于不加区分地使用证据一词。

延伸阅读
  1. 劳动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是否有效?
  2. 异议申请书
  3. 因公出差引发交通事故,如何撰写工伤申请书
  4. 诈骗罪与电信诈骗的区别
  5. 不服法院生效刑事裁判的申诉和不服人民检察院诉讼终结处理决定的申诉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股权确认之诉的程序和要求
  2. 如何确定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
  3. 诉讼保全费交期限及相应规定的修订
  4. 抚养权的告诉期限
  5. 律师函的定义和目的
  6. 管辖异议裁定的时间限制
  7. 缓刑期间再次犯罪是否归为累犯行为?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