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刑事案件审理期限需要多少时间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05
我国实行二审终审制,对于一般的案件,一审判决后,如果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进行上诉。一审是有审限的,那么,一审刑事案件审理期限需要多少时间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收案立案审查(7日)
根据《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在七日内进行审查以确定是否符合立案条件。
二、一审法院的正常审理期限(一般为2个月,至迟不超过3个月,特殊情况例外)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特殊情况下,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延长三个月。
三、不计入审理期限的期间(累计可达三个月以上)
根据《刑诉解释》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在审判期间,被告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时间、因另行委托、指定辩护人而延期审理的时间、补充侦查的时间等不计入审理期限。
四、重新计算审理期限的延期审理(八个月)
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刑诉解释》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已经提起公诉后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补充侦查的建议,这个补充侦查的时间不计入审限之内,并且会中断人民法院的审理期限。案件在控方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之后,将重新计算审理期限。综上所述,在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下,人民法院审理一审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可以达到十七个月以上。这意味着人民法院按照普通程序审理一审刑事案件可以在接到起诉书之后的十七个月之后才作出一审判决。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十七个月只是保守估算,实际上法院拥有的审理期限往往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