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审理期限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9-12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刑事犯罪的话,人民法院需要开庭审理。同时对于双方当事人的民事纠纷,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是需要依法判决的,那么,法院开庭后多久宣判?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立案到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的期间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49条的规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但在公告期间、鉴定期间、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以及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期间不应计算在内。
特殊情况下的延长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刑事案件审理期限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审理期限为20日。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刑事公诉案件、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第一审刑事自诉案件和第二审刑事公诉案件的期限为1个月。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2个月。
特定情形下的延长
对于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以及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在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后,审理期限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刑事上诉和刑事抗诉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刑事上诉和刑事抗诉案件,经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审理期限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被告人未被羁押的第一审刑事自诉案件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被告人未被羁押的第一审刑事自诉案件,期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行政案件审理期限
普通程序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简易程序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
上诉案件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再审案件
再审案件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的,审理期限为6个月。再审案件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的,审理期限为3个月。
延长审限
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延长审理期限,应当直接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同时报中级人民法院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