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的诉讼时效中断如何取证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诉讼指南 > 诉讼时效法律知识

借款的诉讼时效中断如何取证

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9-29

 
372478

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

在民间借贷过程中,超过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是丧失胜诉权,但不影响法院受理。诉讼时效在法律上是债权人的最后保障,当然也可以选择私力救济。

法院对诉讼时效的判断

在诉讼时效中,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如果查明无诉讼时效中止或中断等情形,将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如果查明存在诉讼时效中止或中断情形,则支持债权人的诉讼请求。

收集中止或中断的证据

因此,关键是在诉讼之前,收集中止或中断方面的证据。如果在3年之内,借款人向借款人主张过权利、或对方同意履行、或提起诉讼仲裁等,并且有证据证明,那么会造成诉讼时效的中断。诉讼时效自中断之日起重新计算。

可以造成诉讼中断的催告方式

常见的可以造成诉讼中断的催告方式有:公告、邮局特快专递、信函、挂号信、电报、主张债权的调查表和政府文件、作审计报表之用的询证函、主张抵销等。当然,实践中对于中断效力的认定还需要其他证据的配合,例如对下落不明的债务人的公告还需要该债务人下落不明的证据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对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

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五条的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超过诉讼时效期的处理

对于超过诉讼时效期的当事人,丧失的只是胜诉权,即其民事权利得到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而非丧失诉权。因此,即使超过了诉讼时效,只要当事人符合提起诉讼的若干条件,人民法院仍应予以受理。

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债务纠纷处理

根据这些规定,对于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债务纠纷,诉讼时效应按以下几种情况分别计算:1、对于没有约定履行期限的关系,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债务人可以随时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因此,诉讼时效从权利人主张权利而义务人拒绝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但如果债权人未曾主张债权,则不能开始计算诉讼时效。2、诉讼时效因权利人主张债权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后,权利人在新的诉讼时效时间内,再次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再次中断。从再次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要再次重新计算,且诉讼时效中断不受次数的限制。但主张诉讼时效中断,必须有足够的证据证明。3、如果债权人一直没有主张权利,则适用最长诉讼时效期,从债权债务关系发生之日起计算20年。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再予以保护。
延伸阅读
  1. 一、一般保证人的抗辩权行使方式
  2. 一、移送管辖对诉讼时效的影响
  3. 撤诉对诉讼时效的影响
  4. 具有中断诉讼时效行为的情形
  5. 保证期间是否可以中断

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检察机关内部立案监督的案件管辖范围及主体对象
  2. 行政裁定适用的范围
  3. 房屋没有安置是否有诉讼时效
  4. 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
  5. 刑事上诉状范本
  6. 打官司的程序及诉讼费用交纳
  7. 抵押物可以被其他法院查封吗
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