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计时工作时间的计算方法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争议处理法律知识

综合计时工作时间的计算方法

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3-27

 
370303
我们都知道,现在社会上的大部分劳动者进行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通过劳动换取工资, 而社会上对于工资的计算方式,往往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计时制度, 工作时间越长,工资也越多,那么综合计时工作时间怎么算?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根据用人单位实行的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工作时间应以周、月、季、年为周期进行综合计算。然而,平均每日工作时间和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相同。也就是说,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对于从事第三级以上(含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工作的职工,每日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1小时,每周至少休息1天。

综合计时制与标准工作制的区别

综合计时制和标准工作制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定义、工时计算标准和制度方面。

1. 制度定义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是指单位以标准工作时间为基础,以一定的期限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而标准工时制是指法律规定的,在正常情况下,一般职工从事工作的时间制度。

2. 执行制度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执行需要经过当地区县劳动保障局的批准,未经批准,不能任意扩大范围。而标准工时制则是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标准工时制,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延长职工的工作时间。

3. 工时指定适用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适用于工作性质特殊或受季节及自然条件限制的岗位,例如建筑、旅游等。在这种工时制度下,工作时间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进行综合计算,但平均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4. 工作时间计算

标准工时制按照劳动法规定的每天8小时计算工作时间。而综合工时制根据行业的淡旺季进行划分,工作时间可以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不执行上述规定,但全年平均下来仍需符合规定。综合工时制是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进行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制度。

5. 工作制度实行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工作时间不区分制度工作日与公休日。而标准工作制是由法律确定工作时间长度和工作日天数,并要求各用人单位和一般职工普遍实行的基本工时制度。

延伸阅读
  1. 计件工资的工作时间是多久
  2. 上海市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是多少
  3. 不定时工作时间需要备案吗
  4.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员工因疫情防控需要加班,加班工资的标准是什么?
  5. 续签合同协议范本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员工辞退仲裁所需材料
  2. 不定时工作时间的适用对象是谁
  3. 员工被迫辞职是否有经济补偿金
  4. 开庭后调解成功的诉讼费由谁承担
  5. 劳动争议一审胜诉二审改判几率
  6. 劳动争议诉讼管辖地的确定
  7. 劳动争议调解后一方不执行怎么办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