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8
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情况下,二审人民法院会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事实清楚指的是一审法院认定的事实明确无误。这些事实可能与行政机关所依据的事实不同。举例来说,行政机关认为甲打了乙,给予甲行政拘留10天的行政处罚,甲不服,提起诉讼。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行政机关所依据的事实不清楚,因此判决撤销行政处罚,并要求行政机关重新调查后再作出决定。行政机关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一审法院判决正确,行政机关对甲处罚所依据的事实确实不清楚,因此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另一种情况是,一审法院判决所依据的事实与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事实一致。例如,行政机关认定甲打了乙,给予甲拘留10天的行政处罚,甲不服,提起诉讼。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行政机关认定的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因此判决维持行政处罚。甲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一审法院认定的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因此维持判决。
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情况下,二审人民法院会依法改判。
举例来说,某厂在报纸上刊登了注册商标的广告,但实际上商标并没有注册。行政机关依据商标法关于冒充注册商标的条款对其罚款,该厂不服,提起诉讼。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行政机关所认定的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有错误,应当适用广告法。因此判决撤销此行政处罚,并判决被告适用广告法重新作出行政处罚。被告对一审判决不服,上诉至二审法院。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行政机关认定的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而一审法院虽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对此,二审法院可以直接改判,维持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
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由于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情况下,二审人民法院会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或者在查清事实后改判。
举例来说,行政机关作出一具体行政行为,但其依据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原告起诉后,一审法院却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判决维持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原告不服,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一审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因而裁定撤销一审判决,发回一审法院重审。或者二审法院在审理中查明事实后,判决撤销原行政行为,并直接判决行政机关查清事实后重新作出行政决定。
二审驳回上诉后,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根据不同情况,二审人民法院会作出维持原判、改判或发回重审的决定,以保证案件的正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