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诈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欺诈案例法律知识

合同欺诈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5-06-22

 
367024
通常情况下,我们是会和他人签订合同的,在签订合同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合同的内容,什么时候需要做好一定的准备,避免被他人诈骗?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合同欺诈行为被认定为一种侵权行为。合同欺诈行为指的是通过欺骗手段订立合同,即使合同已经履行,仅能说明双方存在合同关系,但由于合同缺乏生效的条件,因此没有法律效力。

一种观点:合同效力过错行为

根据这种观点,合同欺诈行为应被视为合同效力过错行为,因此应承担效力过错责任。根据这种观点,如果合同因为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无效或被撤销,应承担返还原物、折价补偿、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另一种观点:合同欺诈是缔约过失行为

根据这种观点,合同欺诈行为应被视为一种缔约过失行为,因此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这种观点认为,合同无效所导致的损失主要是合同订立或履行过程中遭受的损失,而非侵害他人权利所造成的损失。因此,不应适用侵权行为的责任,而应根据缔约过失来确定责任。

另一种观点:合同欺诈是一种侵权行为

根据这种观点,合同欺诈行为应被视为一种侵权行为,因此应承担侵权民事责任。合同订立和履行过程中的欺诈行为被视为一种民事侵权行为。

对于效力过错行为的观点,筆者认为,这种观点只关注合同的形式,缺乏对本质的考察。合同的缔约过失责任、违约责任、后合同责任以及附随义务,都是违背承诺、背信弃义的行为。例如,在要约发出后擅自更改要约内容,或在履行过程中违背合同约定的内容,后合同责任和附随义务也属于违背承诺或约定的行为。虽然这些行为不具有违法性和合同欺诈行为的其他三个特点,但不能将其与合同责任混为一谈。

侵权行为一般指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财产或人身而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合同欺诈行为具备侵权民事责任的主客观要件。

合同欺诈行为的主客观要件

客观要件

合同欺诈行为必须具备以下客观要件:

  1. 存在侵权损害事实。合同欺诈行为导致被欺诈人在财产和人身方面遭受不利后果和不良状态。在财产方面,合同欺诈行为使受害人无法实现预期的利益或遭受损失,损害了受害人的财产价值。在精神方面,合同欺诈行为干扰了被欺诈人的自由意思表达,贬低了其人格威信。
  2. 合同欺诈行为具有违法性。即合同欺诈行为违反了法律对个人意思自由的保护。
  3. 合同欺诈行为是造成损害的原因。合同欺诈行为导致受害人在财产和精神方面遭受损害。

主观要件

合同欺诈行为的主观要件包括:

  1. 行为人具备行为能力。
  2. 行为人故意进行合同欺诈行为。

合同欺诈行为的侵权责任

合同欺诈行为的侵权责任主要通过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害来实现。首先,受害人可以主张返还财产的权利,以有利于减少受害人财产损失和浪费为原则。其次,对于因合同欺诈行为导致受害人无法实现预期利益或遭受损失的情况,应进行赔偿。此外,对于受害人的精神损害,也应适当进行赔偿。这种责任制度旨在最大程度地保护受害人的权益,并体现了法律的权威。

延伸阅读
  1. 合同欺诈的构要条件
  2. 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
  3. 买卖合同中欺诈行为的防范措施
  4. 古董字画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的欺诈行为成立标准
  5. 合同欺诈的认定标准

合同欺诈热门知识

  1. 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认定问题
  2. 合同诈骗犯罪的常见手段
  3. 合同诈骗罪的瑕疵及解决方法
  4. 欺诈的概述
  5. 案情
  6. 伪装诈骗:警惕陌生人的金钱关系
  7. 合同欺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合同欺诈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