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火罪和故意伤害罪的区别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类别法律知识

放火罪和故意伤害罪的区别

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2-23

 
36408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放火罪和故意伤害罪在主观要件、客体和客观要件上存在区别。放火罪危害的是公共安全,而故意伤害罪侵犯的是特定个人的人身权利。

主观要件

放火罪的主观要件是故意放火,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引发火灾,并有意进行放火行为。而故意伤害罪的主观要件是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并有意进行伤害行为。

侵犯的客体

放火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行为人通过放火行为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而故意伤害罪侵犯的客体是特定个人的人身权利,即行为人通过伤害行为对他人的身体权益进行侵犯。

客观要件

放火罪的客观要件是放火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即未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重大损失。而故意伤害罪的客观要件是伤害行为已经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财产重大损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对于放火罪和故意伤害罪的刑罚也存在差异。放火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放火罪已经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财产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而故意伤害罪的刑罚根据伤害后果的严重程度而定,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到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不等。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放火罪和故意伤害罪的相关法律条款如下:

放火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故意伤害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如果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其他规定,也可以依照相应规定进行处罚。

放火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4条、115条第一款的规定,故意放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追究。国家林业局、公安部2001年5月9日发布实施的《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规定,凡是故意放火,造成森林或其他林木火灾的都应当立案。

根据上述规定,放火罪的立案标准包括以下情形:

(一) 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

(二) 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

(三) 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

(四) 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为重大案件,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十公顷以上为特别重大案件。

(五) 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对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十五条中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应根据国家林业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确定。

延伸阅读
  1. 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刑责有哪些?
  2. 故意杀人罪和放火罪那个罪重
  3. 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区别
  4. 村民焚烧秸杆构成放火罪吗
  5. 放火罪与意外火灾的区别是什么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离婚后是否构成丈夫强奸罪
  2. 经济犯罪对子女入党的影响
  3. 什么是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
  4. 放火罪的法律定义
  5. 医院欺诈行为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
  6. 哪些嫖娼行为可能构成犯罪
  7. 抢劫罪的刑事责任及刑期确定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