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的实质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的认定法律知识

劳动关系的实质

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6-22

 
362131
劳动关系对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来说都是比较重要的法律概念,需要弄清楚具体的内容。那么,关于劳动关系的实质是什么这就需要大家有相关的了解,才能知道在法律上的规定。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劳动是一种结合关系

根据劳动关系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拥有劳动力并提供劳动;另一方是用人单位,拥有生产资料并使用劳动力。劳动关系的实质在于强调劳动者将自身的劳动力与用人单位的生产资料结合。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这是对劳动力的使用,将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纳入生产过程。在劳动关系中,劳动力始终存在作为生产要素,而不是产品。这是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本质区别,后者将劳动力作为劳务产品输出,体现的是买卖或加工承揽关系。

二、劳动关系的属性与劳动组织关系

一旦形成劳动关系,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尽管双方的劳动关系是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建立的,但一旦建立劳动关系,双方在职责上具有从属关系。用人单位作为劳动力使用者,要安排劳动者在组织内与生产资料结合;而劳动者则要通过运用自身的劳动能力,完成用人单位交付的生产任务,并遵守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这种从属性的劳动组织关系具有强烈的隶属性质,成为一种指挥和服从的管理关系。而劳务关系的当事人则没有组织属性。

三、劳动关系是人身关系

由于劳动力的存在与劳动者的人身密不可分,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实际上是将自身的人身在一定程度上交给用人单位。因此,劳动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人身关系。然而,由于劳动者通过让渡劳动力使用权来换取生活资料,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物质待遇。在这个意义上,劳动关系同时也是一种以劳动力交易为内容的财产关系。

四、劳动合同的无效问题

如果劳动合同整体无效,劳动关系将无法存在,进而导致劳动关系的终止。劳动合同的部分无效不会影响劳动关系的实质性继续存在。有人认为,即使劳动合同整体无效,劳动关系仍然存在,并且相关的劳动保险仍然有效。然而,这种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中都难以自圆其说。实际上,法律通过劳动合同中的约定来调整劳动关系的权利和义务。如果劳动合同不存在,劳动关系的存在也就没有意义。
延伸阅读
  1. 无营业执照单位的劳动关系认定问题
  2. 包工头签订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
  3. 企业员工和公司劳动关系的具体情形是什么
  4. 仲裁结果
  5. 假文凭找工作劳动合同的解除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
  2. 超市员工管理规定
  3. 如何确定劳动关系当工资由其他公司发放?
  4. 新交通法规之实习期间上高速的规定
  5. 劳务分包给个人的合法性问题
  6. 一级消防工程师证书的有效期限
  7. 教师聘用合同的解除条件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合同下载

  1. 劳动争议纠纷起诉状范本
  2.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3. 劳动合同保密协议范本
  4. 劳务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