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9-04
公司分立是一种逃避债务的手段,即在原企业基础上设立新企业,将原企业的有效资产转移到新企业,而将债务保留在原企业。原企业并不会破产关闭或注销,而是保留下一个空壳公司来应对债务。在改制过程中,原企业的债务由子公司来承担,而原企业只是一个管理机构,不再直接经营。
一些企业将全部资产租赁给新成立的公司、其他单位或个人,原企业的核心人员也会转移到新企业工作。新企业向原企业支付租赁费,由于租金较低,可能无法支付欠款,除非原企业破产,否则法院也无法执行已租赁的资产。如果资产租赁给个人,企业会出现短期行为严重的情况,为了迅速获利,个人会竭尽所能地消耗资产和设备。这种做法削弱了对贷款资金的监管,个人对贷款不承担责任,导致监管力度的削弱。当企业最终破产无法偿还债务时,通过出售设备和土地来获取资金,但往往不安排偿还贷款,实际上是逃避债务。
企业经营者将主要生产设备、厂房和楼宇等有效资产转移到新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而将债务和不良资产留在原企业。结果是新公司没有债务,而原企业有债务但没有资产,只剩下一个名义上的公司和一个法定代表人来承担债务。当债权人追债时,原企业已经没有任何资产可供追偿。
在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的配合下,企业先成立一个新公司,看似与原企业无关,然后由部门或金融机构给予新公司启动资金。新公司选择另外的地点建厂,并以低价购买原企业的设备和动产,货款转而归还部门或金融机构,原企业只保留厂房出租,租金作为职工安置费,还可以将安置费投资到新企业的股份中。这样一来,新老企业、职工个人和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各得其所,但其他债权部门却被蒙在鼓里。这种做法被称为金蝉脱壳。
企业通过兼并、联合后,原有的贷款法人取消,导致债权债务关系变得模糊,失去了物资保证和安全保障。一种情况是在合资合作和联营过程中,贷款企业将贷款形成的资产和资金作为入股资金,一旦合资成功,原有债务被搁置一边,贷款企业可以从合资企业中获得分红。而实际债权人与贷款的受益者之间并不构成债权债务关系,追债无门。另一种情况是“先分后并”式的假兼并,即先将一个企业分为两个企业,然后由其中一个企业对另一个企业实施兼并,以此来摆脱贷款负担。
一些企业将股份制改造作为逃避债务的手段,通过将一个分厂或车间改成股份公司,将整个企业资产作为评估的基础条件,债务由原企业承担,新成立的公司对外不承认债务。或者将原厂的机器设备按照一定条件带入新企业,或者将资产借给外部单位,组成新的合作体,将原单位的债务抛在一边。这使得原企业的资不抵债程度更加严重,大量贷款由空壳企业承担,导致债务悬空。
企业为了个别利益,借助企业改制的名义进行“假破产”以逃避债务。在破产前催债时,企业会以稳定为借口将责任推给职工,使企业一直处于“在破产进行当中”的状态,一直在破产但却无法真正关闭。企业在破产过程中继续使用原有资产进行生产经营,一边进行破产,一边换块厂牌再次生产,导致破产案件无限期拖延。此外,由于我国对国有企业的破产实行审批制度,企业从申请破产到进入破产程序需要一段时间,在此期间,经营者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将企业的有效资产转移走。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资产的变现和评估也由于相关部门内部操作,在扣除破产费用和职工安置费用后,对债权的清偿几乎无法实现。
企业破产后进行所谓的公开拍卖,实际上进行暗箱操作,事先安排好买主并定好价格,在竞价时迅速达成交易,不给其他买主竞争的机会。这看似公平,但使债权部门无从着手。
一旦企业的营业执照被吊销,其贷款客户法人主体消失,形成事实上的“黑户”,即使债权人明知其赖账,按照目前的规定,也没有有效的手段追回贷款。一些企业故意不参加年检,在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之前,将有效资产转移走,然后关门走人,形成“三无企业”,即无资产、无人员、无场所,债权部门无法追讨债务。
企业在面临经营困难或债权部门采取法律手段时,会与其关联企业或其他债权人串通,自行安排一场诉讼,原告和被告与法院协调配合,将企业的全部资产查封,使其他法院无法重复查封,而企业仍然暗中使用这些资产进行正常生产经营。通过打官司,使欠债企业的有效财产得以先行“合法”转移,使其他债权部门无法追偿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