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5-17
1、当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可以变更劳动合同。
2、企业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转产,原组织仍然存在,原签订的劳动合同仍然有效。但由于生产方向的变化,原劳动合同中的某些条款与发展变化的情况不相适应,需要相应修改。
3、上级主管机关决定改变企业的生产任务,导致原劳动合同中有关产量、质量、生产条件等发生了一定变化,需要相应修改。否则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
4、由于自然灾害或不可抗力的情况,确实无法履行劳动合同的约定。
5、劳动合同中约定的部分条款与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相抵触,必须修改相关条款。
1、变更劳动合同必须在劳动合同有效期内进行。
2、必须遵循《劳动法》规定的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变更原则。
3、必须遵循法定程序。首先,一方当事人依法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变更劳动合同的建议,并说明变更的理由和修改的条款,请求对方限期答复。然后,对方当事人在限期内给予答复,表示同意或不同意变更,或者建议再协商解决。最后,经双方当事人充分协商达成一致协议后,签订书面协议,双方签字盖章,变更协议即行生效。
4、用人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时,必须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
5、变更劳动合同后,原条款不再具有法律效力,但原劳动合同的其他条款仍然有效。
公司变更劳动合同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变更,同时不得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