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例规定的范围和条件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法法规法律知识

条例规定的范围和条件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2-26

 
360051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1时13分报道,新修订的《审计法实施条例》昨天(20日)公布,将在5月1号起实行,条例进一步明显了建设项目审计的具体范围。

根据《新审计法》的规定,条例对审计范围进行了调整。审计范围包括两种建设项目,一种是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另一种是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

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

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是指使用预算内投资资金、专项建设资金以及政府举借债务筹措的资金等财政资金进行的建设项目。

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

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是指虽然没有全部使用财政资金,但财政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超过50%或政府拥有项目建设运营实际控制权的建设项目。

审计范围的变化和界定

国务院法制办财经司副司长季怀营表示,审计范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概念上更加科学和明确。其次是审计范围的界定更加清晰和科学。

现行规定中,政府投资全部是财政资金投入的,而政府资金为主的建设项目指的是政府财政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这样的规定使审计范围一目了然。

另外,与建设项目相关的供货和勘察设计等项目已不纳入审计监督范围,而只作为调查的范围,而以前都称为审计监督。

审计机关对财政资金运用的监督

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第11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了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的要求。为此,条例规定审计机关依法对其他接受财政资金的单位和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相关标签: 充分必要条件
延伸阅读
  1. 欠银行贷款多久被起诉
  2. 民事案件的管辖
  3. 马上就要判缓刑如何处理
  4. 准备工具的使用与犯罪预备的界定
  5. 犯罪预备的治安处罚规定

审计法热门知识

  1. 面对处罚,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处罚措施
  2. 内部审计机构的使命
  3. 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
  4. 政府行政监督的法律专业术语解析
  5.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6. 审计风险的客观性质和人为因素
  7.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混同的原因分析
审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取保候审中保证金的退还与没收
  2. 一般情况下的加班加点
  3. 特殊情况下的加班加点
  4. 集体合同与个人合同的区别
  5. 劳动者有过错用人单位可随时解除
  6. 保障性住房申请
  7. 宅基地的转让条件

热门合同下载

  1. 防盗门加工承揽合同范本
  2. 水产品采购合同范本
  3. 股权低价转让范本
  4. 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