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司法考试答案分析2014年:刑法2012年多选题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家司法考试 > 司法考试 > 司考历年真题法律知识

全国司法考试答案分析2014年:刑法2012年多选题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3-09-17

 
35709
51.《刑法》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关于本条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关于犯罪构成要件

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选项A正确。行为外部的、客观方面的要素即为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如行为、结果、行为对象等。因此,“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属于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

选项B正确。按照刑法理论,在解释构成要件要素和认定是否存在符合构成要件要素的事实时,如果只需要法官的认识活动即可确定,这种构成要件要素便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对于“他人”的判断只需要法官的认识活动即可确定,不需要法官规范的、评价的价值判断才能认定,因此,属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

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选项C正确。按照刑法理论,在解释构成要件要素和认定是否存在符合构成要件要素的事实时,需要法官规范的、评价的价值判断才能认定,这种构成要件要素属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对于“侮辱”、“诽谤”的认定,需要司法人员的规范评价和价值判断,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选项D正确。相对确定的法定刑,是指在条文中规定一定的刑种与刑度,并明确规定最高刑与最低刑。其特点是立法上有确定的刑种与刑度,司法上有具体裁量的余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就属于此种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过失犯罪

不构成过失犯罪

选项A不构成过失犯罪。学生的死亡与老师的行为之间不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故老师不构成过失犯罪。

选项B不构成过失犯罪。汽车修理工恶作剧的行为主观上存在故意,对其同事造成的伤害应构成故意犯罪,而非过失犯罪。

选项C不构成过失犯罪。路人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构成过失犯罪。

选项D不构成过失犯罪。邻居不存在犯罪行为,无所谓故意或过失的问题。

犯罪停止形态

正确的论述

选项A错误。单位犯罪不是单位与单位负责人、管理人、直接责任人的共同犯罪,从此角度分析的话,不应将单位的行为与甲的个人行为分开讨论,直接对单位的犯罪形态进行认定即可,即认定为单位犯罪中止为妥。

选项B正确。假币也是财物也有价值,因此,抢夺假币也构成犯罪既遂。

选项C正确。《刑法》第二百四十条第二款规定,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即构成既遂。本案中,丙以出卖为目的,实施了偷盗婴儿的行为,实施该行为后其拐卖儿童罪就已经既遂,犯罪既遂后就不再成立犯罪中止。

选项D正确。丁有杀害胡某的犯罪故意,实施了射杀行为,虽然其没有打中,但是丁的射杀行为导致胡某心脏病发作而死亡。因此,丁的行为与胡某的死亡之间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根据主客观相统一原理,丁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既遂。

共同犯罪

正确的选项

选项A正确。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只处罚贩卖者,不处罚购买者,称为对向“犯”似乎不合适,但这种犯罪以存在购买方的行为为要件,故刑法理论仍然称之为对向犯,但不是共同犯罪。

选项B正确。乙与赵某均构成重婚罪,属于罪名与法定刑相同的对向犯。

选项C正确。丙构成行贿罪,国家工作人员构成受贿罪,属于双方罪名与法定刑都不同的对向犯。

选项D错误。王某构成组织卖淫罪,丁构成协助组织卖淫罪,双方不构成共同犯罪。协助组织卖淫罪,是在组织他人卖淫的共同犯罪中实施协助活动的行为,如为组织卖淫的人招募、运送人员,充当保镖、管账人等。如果刑法没有规定本罪,对协助组织他人卖淫的行为,应认定为组织卖淫罪的共犯行为,但刑法特别将这种行为规定为独立犯罪。据此,协助组织他人卖淫的行为与组织他人卖淫的行为,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分别定罪量刑处罚。犯本罪的,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条第三款的规定处罚。

禁止令

错误的论述

选项A正确。禁止令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或缓刑的犯罪分子,不包括被假释的犯罪分子。

选项B正确。《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简称《禁止令规定》,下同)第三条第(四)项规定,附带民事赔偿义务未履行完毕,违法所得未追缴、退赔到位,或者罚金尚未足额缴纳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禁止从事高消费活动。

选项C错误。从常理上可以判断出禁止进入的“特定”场所,不应包括公共卫生间等类似的应急场所。

选项D正确。《禁止令规定》第六条第三款规定,禁止令的执行期限,从管制、缓刑执行之日起计算。

立功

正确的选项

选项A正确。《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第五条规定,提供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联络方式、藏匿地址的,属于“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犯罪分子提供同案犯姓名、住址、体貌特征等基本情况,或者提供犯罪前、犯罪中掌握、使用的同案犯联络方式、藏匿地址,司法机关据此抓捕同案犯的,不能认定为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同案犯。据此可知,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案件的联络方式、藏匿地点的构成立功;供述”同案“犯的藏匿地点或联络方式,或提供同案犯姓名、住址、体貌特征等基本情况的,不能认定为立功。

选项B正确。《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第五条第一款规定,犯罪分子具有下列行为之一,使司法机关抓获其他犯罪嫌疑人的,属于《解释》第五条规定的“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1)按照司法机关的安排,以打电话、发信息等方式将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约至指定地点的;(2)按照司法机关的安排,当场指认、辨认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的;(3)带领侦查人员抓获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的;(4)提供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联络方式、藏匿地址的,等等。据此可知,按照司法机关的安排,协助司法机关抓获其他犯罪嫌疑人的,也成立立功。

选项C错误。《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第四条第三款规定,犯罪分子亲友为使犯罪分子“立功”,向司法机关提供他人犯罪线索、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的,不能认定为犯罪分子有立功表现。

其他问题

正确的选项

选项A正确。甲私自出借枪支,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

选项B正确。乙无持枪资格,实际占有和控制枪支,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选项C错误。丙盗窃枪支的目的是为了送交派出所,并非为了非法占有。因此,丙不构成盗窃枪支罪。

选项D正确。抢劫行为完成后,甲开枪打死司机,另行成立故意杀人罪。

关于夫妻受贿案的判决

案情介绍

国家工作人员甲与民办小学教师乙是夫妻关系。甲和乙的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达到了300万元。在一审中,甲承认这300万元是受贿所得,经过调查证实了这一说法。

判决结果

根据案件的情况,下列选项是正确的:

A. 甲构成受贿罪。

B. 甲不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C. 乙不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D. 乙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分析

根据一审中甲的供述和经过的调查,确认了甲受贿300万元的事实,因此甲构成受贿罪。同时,由于甲的受贿所得已经得到确认,不再认定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乙是一名小学教师,不是国家工作人员,因此不符合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犯罪主体要求,乙不构成这一罪名。

关于乙是否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无法确定。如果乙参与了受贿,那么乙可能构成受贿罪的共犯,不再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如果乙没有参与受贿,乙也没有证明甲或自己收入差额巨大的义务。另外,根据新修订的《刑诉法》的规定也免除了特定亲属关系间的作证义务。因此,仅凭题目中给出的信息无法确定乙是否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延伸阅读
  1. 不能犯未遂是无罪吗
  2. 2002-2012年司法考试经济法历年真题解析——不定项选择题
  3. 司法考试真题:经济法不定项选择(2012年)
  4. 国家司法考试答案分析之2012年经济法不定项选择题
  5. 法考还有C证吗

司法考试热门知识

  1. 报名
  2. 案情
  3. 司法考试条件和报名要求
  4. 刑法解析:诈骗罪
  5.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for Solely Foreign-owned Enterprises (With Board of Directors)
  6.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些说法不正确?
  7. 关于庭前会议,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司法考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