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5-01-08
根据《审监程序解释》第5条第1款的规定,如果案外人对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确定的执行标的物主张权利,且无法提起新的诉讼解决争议的,可以在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2年内,或者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利益被损害之日起3个月内,向作出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根据这条规定,案外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申请再审。
根据题目所述的情况,关于工具书损毁纠纷的证据类型,属于直接证据和物证。直接证据是指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是直接的,单独一个直接证据可以不依赖于其他证据,以直接证明的方式对案件的主要事实起到证明作用。而物证是以其外部的特征、存在的场所或者物质的属性对案件起证明作用。
根据题目所述的情况,甲乙公司在合同中约定了因该合同发生纠纷双方可向A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向合同履行地B法院起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双方达成的仲裁协议有效,而管辖协议也同时有效。
根据题目所述的情况,如果甲公司向A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乙公司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未提出异议,A仲裁委员会可以对该案进行仲裁。如果甲公司向B法院起诉,乙公司在法院首次开庭时对法院管辖提出异议,法院不应当驳回甲公司的起诉。
根据题目所述的情况,适用简易程序的要点包括:基层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双方可协议并经法院同意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经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法院制作判决书时可对认定事实或者判决理由部分适当简化;法院可口头方式传唤当事人出庭;当事人对案件事实无争议的,法院可不开庭直接判决。
根据题目所述的情况,二审法院对离婚案件的判决违反了处分原则、辩论原则和两审终审制度。二审法院直接对财产分割与子女抚养问题作出判决,剥夺了当事人对财产与子女抚养问题发表看法,陈述自己主张和根据,并进行反驳和答辩的权利,侵犯了当事人的辩论权。同时,二审法院对财产与子女抚养问题的判决直接作出,剥夺了当事人对此部分判决的上诉权,损害了当事人的审级利益,违反了两审终审制度。
根据题目所述的情况,支付令的相关规定包括:法院可以采取留置送达的方式送达支付令债务人拒收的情况;债务人提出支付令异议时,法院无需审查异议理由是否属实;债务人收到支付令后不在法定期间提出异议而向法院起诉的,不影响支付令的效力;支付令送达后并不具有强制执行力,需要经过15日的异议期,债务人不履行又不提出异议的情况下才具有被申请强制执行的效力。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当事人在执行程序中对以下事项享有异议权:法院对某案件的执行管辖权;执行法院的执行行为的合法性。当事人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无需审查异议是否有理由,直接裁定终结督促程序。
民事审判程序与民事执行程序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两个程序。民事审判程序是民事执行程序的前提,即在民事纠纷的争议问题经过审判程序得到解决后,才能进入民事执行程序。因此,C项错误。民事执行程序是民事审判程序的继续,即在民事审判程序判决生效后,如果被执行人不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执行申请人可以申请进入民事执行程序,通过强制执行等手段实现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履行。因此,D项错误。综上所述,BCD项都是错误的。选择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林某应当向某中级法院申请再审B.林某应当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C.法院应当适用一审程序再审本案D.法院应当适用二审程序再审本案答案:B解析:本题考核当事人申请再审的程序。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81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申请再审的,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据此可知,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案件,应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因此,A项错误,B项正确。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86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本案中,再审由最高人民法院审理,是原二审的上级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情况,应该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因此,C项错误,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