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币折算差额披露存在的问题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货币金融 > 国际货币法律知识

外币折算差额披露存在的问题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8-10

 
35190
一、外币折算差额披露存在的问题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法律问题分析

一、外币折算差额的合规披露问题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是跨国公司会计中的难题之一,常用的折算方法有流动非流动法、货币非货币法、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其中,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是应用较广泛的方法。外币折算差额指的是在现行汇率法下,净资产按现行汇率折算,而所有者权益项目按历史汇率折算所产生的汇率变动差额。

根据我国《合并报表暂行规定》的要求,上市公司对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基本类似于现行汇率法。然而,我国对外币折算的披露要求存在一些问题:

1、合并报表的外币折算差额的列示方式不准确,合并价差的含义不清晰。现行汇率法下的外币折算差额在子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中是作为所有者权益部分的外币折算调整项目反映的。然而,在编制合并报表时,按照《合并报表暂行规定》的要求,子公司的净资产是按报告年末的现行汇率反映的,其资本项目应按母公司投资时的历史汇率折算,留存收益按取得或形成时的历史汇率折算。因此,按现行汇率折算的净资产与按历史汇率折算的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差额就是外币折算差额。在编制合并报表的抵销分录时,上市公司根据《合并报表暂行规定》,对外币折算差额有两种处理方法。然而,由于规定中对这一问题没有明确的规范,容易引起实务处理的混乱。

2、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数不准确。集团公司内部存货销售和固定资产销售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在编制合并报表的抵销分录时,由于子公司的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利润是按平均汇率折算的,可能导致批销分录发生差额。《合并报表暂行规定》对这些问题没有相关的说明,因此需要根据条文的规定,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

3、外币折算差额的披露不具体,合并报表涉及的国外子公司会计政策调整的披露没有详细规范。根据我国上市公司的披露要求,至少应披露外币会计报表核算方法,但具体内容并没有明确说明。因此,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中往往没有详细披露更多的外币折算资料。

二、关于外币折算差额合理披露的思考

1、外币折算差额应单独列示在合并报表的所有者权益中,以反映净资产因汇率变化而产生的损益。外币折算差额体现了国外子公司净资产由于汇率变化而产生的损益,即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因汇率变化而产生的损益。因此,在合并报表中,应将外币折算差额单独列示为折算调整额反映在合并所有者权益中。

2、内部销售利润的折算汇率变动差额应视为合并净资产的折算调整额。对于内部存货销售和固定资产销售所产生的折算差额,可以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将这一差额在合并报表中单独列示为母公司的固定资产或存货(逆销)或收入成本(顺销)的调整项目。另一种方法是将这一差额视为资产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折算损益,作为合并报表所有者权益的调整项目。笔者认为,第二种处理方法更为合理,因为这样编制的抵销分录既抵销了真正的内部销售利润,也反映了因汇率变动而使内部销售利润产生的外币折算差额对子公司净资产的影响。

3、外币折算差额应分层次披露,以揭示汇率变化的风险。除了在报表正文中披露外币折算差额的总数外,还应在报表的附注说明中披露各国外子公司外币折算差额的具体数额以及本年度的折算调整额。这样的披露能更好地反映外币风险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延伸阅读
  1. 新准则下合并会计报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新兴产业收入存在什么问题
  3. 母公司签订的主合同可以由子公司签订补充协议吗
  4. 外币报表折算的国际比较

国际货币金融热门知识

  1. 利用外汇率买卖外汇赚取差价是否犯法
  2. 国际债券的类型
  3. 融资的定义的定义和方式有哪些
  4. 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任职资格管理
  5. 生产企业“免、抵、退”问题与对策有哪些
  6. 货币市场基金具备哪些特征
  7. 长期借款和长期应付款的区别是什么
国际货币金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