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3-21
一、虚假宣传诱导消费承担什么责任
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消费属消费欺诈行为,商家需承担以下责任:首先,行政处罚层面,商家将面临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处罚,罚款额度取决于违法情节,可能相当于广告费用的1至5倍。
情节严重者,可能停业整顿,甚或刑责在身。
就民事赔偿而言,商家须按消费者要求补偿其所遭损失,赔偿额通常为购物款的3倍,若不足500元,以500元计。
若商家故意隐瞒商品或服务瑕疵而提供给消费者并导致严重后果,受害者可索赔损失及2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最后,若虚假宣传构成诈骗罪,根据《刑法》规定,数额较大者将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者,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者,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二、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消费怎么赔偿
商家若有故意浮夸产品功效或进行误导性宣传以达到欺诈目的之行径,应当按照消费者所提出的要求对其遭受的损失加以补偿。
补偿的标准则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支付的价格或是享受服务所需付出的费用的三倍。
当增加赔偿金额尚不足五百元时,应不少于五百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