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6-30
1997年7月2日,泰国爆发了一场金融风暴,迅速蔓延全球,给1998年的世界带来了惊恐不安。学术界、工商界和舆论界从不同的角度对这场金融风暴作出了解释或猜测。这些解释或猜测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内因论”,认为亚洲国家内部经济不健康,或因体制、或因泡沫使其经济扭曲所致;二是“外因论”,认为是国外投机资本恶意炒做所致,甚至有阴谋之嫌。西方发达国家多持第一种看法,而亚洲发展中国家多持第二种看法。双方展开了论战。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亚洲金融危机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因泡沫破灭而触发的,例如泰国;另一种是实质经济尚可,但因债务链条崩断而陷入危机的,例如韩国;还有一种是宏观经济指标尚佳,但却因经济前景不明缺乏信心而陷入危机的,例如日本。这三种危机发生的条件各不相同,不容以任何单一原因加以解释。
逻辑和历史的进程是一致的。当逻辑不能解释或解释乏力时,不是历史的错误,而是应该从更广阔的视野寻找逻辑的出发点,并相应地修正已有的逻辑。从更宏观的角度观察亚洲金融危机,可以发现它是世界经济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时期结构调整的产物。而这一调整是在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展开的,因此具有前所未有的广泛性和深刻性。简而言之,亚洲金融危机波及俄罗斯和拉美,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知识经济兴起的挑战。
要认识知识经济挑战的深刻性,首先要确认知识经济的特征。
从某种角度观察人类的经济发展,可以看到经历了三个阶段:农业经济阶段、工业经济阶段和即将进入的知识经济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依次发生的,但却具有本质性的区别。
工业经济是以工厂制度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是单一品种、标准化、大批量,其经营管理的目标是成本最小化。由于专业化的单一品种,使其可以使用成熟的主流技术,并实现产品的标准化,进而生产工艺的标准化。而产品及工艺的标准化又构成大批量生产的技术基础,从而实现规模效益。规模效益使单位产品的成本降低,降低了总成本,进而降低了售价,扩大了销售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