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10-19
人民法院在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如果起诉书中明确指控犯罪事实并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照片,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进行以下工作:
(一) 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
(二) 在开庭前十日内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如果被告人未委托辩护人,应当告知被告人可以委托辩护人或在必要时指定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三) 在开庭前三日内通知人民检察院开庭的时间和地点;
(四) 传唤当事人,并在开庭前三日内将传票和通知书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五) 对于公开审判的案件,在开庭前三日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上述活动应当写入笔录,并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
人民法院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涉及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人民法院审判公诉案件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支持公诉。但根据本法第一百七十五条的规定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不派员出席法庭。
在开庭时,审判长应当确认当事人是否到庭,并宣布案由。宣布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的名单。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并告知被告人享有辩护权利。
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后,被告人和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公诉人可以讯问被告人。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向被告人发问。审判人员也可以讯问被告人。
审判人员应当告知证人提供真实证言的法律责任,并告知证人作伪证或隐匿罪证的法律责任。公诉人、当事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对证人和鉴定人发问。当审判长认为发问内容与案件无关时,应当制止。
审判人员也可以询问证人和鉴定人。
公诉人和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并让当事人辨认。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审判人员应当听取公诉人、当事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