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合同诈骗的刑事特征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诈骗罪法律知识

揭秘合同诈骗的刑事特征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8-10

 
349638

合同诈骗罪的定义和特征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欺骗对方财产的行为。另外,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故意告知虚假情况,以引诱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行为也构成合同诈骗罪。

1. 本罪的主要特征

合同诈骗罪主要侵犯的客体是合同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在客观方面,合同诈骗罪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骗取当事人财物为目的的行为,且数额较大。刑法规定了五种犯罪行为方式。在主体方面,合同诈骗罪可以由自然人和单位构成。

2. 合同诈骗罪的主观要件

合同诈骗罪的主观要件包括故意构成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行为人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是为了骗取他人财物,并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积极追求犯罪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犯罪动机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合同不能履行或所欠债务无法偿还是由于客观原因而非行为人的诈骗故意导致的,那么不能以诈骗罪论处。构成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的非法占有目的既包括行为人个人对非法所得的占有,也包括为法人、单位或第三方对非法所得的占有。

合同诈骗罪的处罚

根据刑法第224条的规定,犯合同诈骗罪的,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以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以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根据刑法第231条的规定,单位犯合同诈骗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上述法定刑判处刑罚。

延伸阅读
  1. 培训机构过度承诺犯罪吗
  2. 合同诈骗罪与票据诈骗罪的区别及法律适用
  3. 合同欺诈构成刑事犯罪吗
  4. 合同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
  5. 合同诈骗罪的合同的定义

合同欺诈热门知识

  1. 合同诈骗罪的刑事责任和相关知识
  2. 通过合同进行欺诈七种形式
  3. 法律咨询:商品房转让中的欺诈行为
  4. 劳动合同无效案件:求职者编造简历导致权利无法保障
  5. 梁-涛与劳动服务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的无效性问题
  6. 采取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
  7. 合同无效时的赔偿责任
合同欺诈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