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1
根据国家赔偿的不同类型,包括行政赔偿、民事赔偿和刑事赔偿等,我们需要注意一些赔偿的范围和特征条件。本节将重点介绍行政赔偿的条例。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若涉及以下侵犯人身权的情形之一,受害人有权获得赔偿: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若涉及以下侵犯财产权的情形之一,受害人有权获得赔偿:
以下情形之一,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要求赔偿。受害的公民死亡时,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赔偿。受害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时,其权利承受人有权要求赔偿。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共同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被授权的组织在行使授予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被授权的组织为赔偿义务机关。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个人在行使受委托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委托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没有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撤销该赔偿义务机关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经复议机关复议后,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但若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加重了损害,复议机关应当对加重部分履行赔偿义务。
赔偿义务机关若符合本法第三条和第四条规定的情形之一,应当给予赔偿。赔偿请求人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要求,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
赔偿请求人可以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的任何一个要求赔偿,该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先予赔偿。
赔偿请求人根据受到的不同损害,可以同时提出多项赔偿要求。
要求赔偿时,应当递交申请书。申请书应当包含以下事项:
若赔偿请求人无法书写申请书,可以委托他人代写,也可以口头申请,由赔偿义务机关记入笔录。若赔偿请求人非受害人本人,应当说明与受害人的关系,并提供相应证明。
赔偿请求人当面递交申请书时,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当场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并注明收讫日期的书面凭证。若申请材料不齐全,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当场或在五日内一次性告知赔偿请求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决定时,应当充分听取赔偿请求人的意见,并可以与赔偿请求人就赔偿方式、赔偿项目和赔偿数额进行协商。
赔偿义务机关决定赔偿后,应当制作赔偿决定书,并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送达赔偿请求人。若赔偿义务机关决定不予赔偿,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书面通知赔偿请求人,并说明不予赔偿的理由。
赔偿义务机关在规定期限内未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时,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方式、项目、数额有异议,或赔偿义务机关作出不予赔偿决定时,赔偿请求人可以自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或不予赔偿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赔偿案件时,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提供证据。赔偿义务机关在采取行政拘留或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期间,若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赔偿义务机关的行为是否与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的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存在因果关系,赔偿义务机关应当提供证据。
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或受委托的组织或个人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对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责任人员,有关机关应当依法给予处分;若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