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应对反倾销应采取的措施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贸易 > 反倾销法律知识

化工行业应对反倾销应采取的措施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0-05-25

 
34561

反倾销、反补贴是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认定和许可的贸易保护措施,是国际通行的保护国内产业的手段,也是用来对付非公平竞争的必要工具。它具有形式合法、易于实施、能够有效地排斥外国产品的进口并且不易招致报复的特点。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反倾销是“家常便饭”的事情。现在世界各国都意识到运用反倾销规则来保护本国利益的重要性,因此,对待反倾销不必大惊小怪。反倾销案件的增多虽然不是什么好事,但恰恰说明了中国改革开放、扩大出口所取得的明显成果。出口增加,反倾销指控自然增多。只是我们的企业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来应对反倾销,即:要想扩大出口,在国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增强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正确理解和把握反倾销规则,从而有效地减少或避免遭受反倾销。 1、自觉抵制低价出口竞争行为 反倾销的目的在于抵制不公平价格竞争行为,低于正常价值出口就成了反倾销指控的首选目标。为了防止个别企业为了某种利益,低价出口扰乱市场,中国政府有关部门颁布了处罚低价出口行为的规定,加大处罚违规企业的力度,同时,企业还应自觉抵制低价出口行为,减少国外反倾销的诱因,防止授人以柄。 2、增强法律意识在高关税降下来、进出口许可证也取消之后,什么是保护产品市场的最好手段呢?那就是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法律武器。入世好比参加比赛。参加比赛就要遵守比赛规则,按游戏规则办事。企业参加国际贸易竞争,就必须按国际通行的贸易规则办事。企业遭受国外反倾销调查,至少应当了解如下内容:被反倾销国家的有关立法规定和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定; 世界上一般通用的反倾销程序和被反倾销国家的反倾销程序; 中国出口产品在国外反倾销的基本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3、提高应诉的积极性面对国外对中国化工产品的反倾销,企业只有一条出路——积极应诉,顽强抗争。应诉是企业的惟一出路,不应诉则死路一条。为了充分调动企业应诉的积极性,外经贸部1999年专门制定了旨在落实“谁应诉谁受益”的原则规定,要求企业必须积极应诉反倾销案件。对其中表现积极的企业给予奖励,对不应诉或在应诉中表现消极的企业给予处罚。企业要勇于接受国际市场规则的检验,进一步强化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意识,更多地了解国际贸易的法律,以利于扭转当前反倾销工作的被动局面。上市公司要带头应诉国外反倾销,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大量案例显示,如果应诉企业能在反倾销应诉中成功地抗辩“市场经济”问题,则应诉结果都会比较有利,而我们的上市公司在这方面恰恰具有其他类型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上市公司一般是所属行业的龙头企业,具有完备的、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财务制度和审计制度,经营、管理都比较规范。这些特点对于抗辩“市场经济”问题都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如果上市公司遇到了国外的反倾销,则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力争通过积极应诉把优势转化为应诉胜势,以取得最佳裁决。国内反倾销最终胜利与否,将直接影响相关企业的经营状况。 4、产品出口要有计划性,售后服务质量要提高要避免反倾销,一定要控制出口产品的价格和数量,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一种产品开拓市场时低价出口是可以的,但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之后,就要相应地提高产品的价格——主要从改进技术、增加花色品种、改进包装、改善售后服务等方面对价格进行调整。在售后服务方面,企业要多动动脑筋,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让客户心愿诚服地接受调整后的价格。总之,企业要有国际营销观念,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出口企业应尽快转换现有的竞争策略,学会运用商标、包装、公关、广告等多种非价格竞争的手段,以降低市场过于集中所带来的风险,并达到避免反倾销调查之效果。 5、建立反倾销的信息中心和反倾销调查案件的预警机制这样可使中国相关企业和商会能尽早得到哪种商品可能被反倾销立案的相关信息,充分争取时间进行防止立案的游说和进行相关的材料准备工作,掌握动态,提供咨询,形成一套较完善的反倾销预警机制,争取将案件消灭在萌芽阶段或者是为正式立案后的问卷回答、资料收集工作争取更多的时间,随时准备应对有关国家的反倾销措施,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抓紧培养精通反倾销规则方面的人才,从专业化的角度掌握解决争端机制的技巧。 6、以品牌为核心,改变产品的原产地在国外建厂,实现本地化生产,这样对本国的销售就构不上倾销。因为反倾销很重要的一条是“国外产品进口到国内”。这方面韩国彩电业的做法值得借鉴。韩国彩电也曾同中国彩电一样被欧盟征收过反倾销税,但韩国的三星和LG在积极应诉的同时迅速改变了原有的市场策略,将生产工厂迁入欧盟本土,实施本土化战略,并加强与欧盟15国的沟通,终于在1998年在欧委会的提议下享受了分别裁决的单独税率,免除了原反倾销税,有效扩大了本国彩电在欧洲市场的市场份额。 7、建立良性的产业协调机制中国遭遇如此频繁的反倾销指控,也与目前产业和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关,比如行业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只注重眼前利益,行业管理和协调力度不够,企业对国际国内市场长期发展趋势和产品饱和度研究不透,造成生产严重过剩,不得不低价出口,极易导致国外对我们进行反倾销调查。解决好这些问题,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息国际市场的纷争,也会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今后应当继续加强与国内有关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建立良性的产业协调机制。此外,政府还应积极地进行宏观调控并对企业加以引导:从眼前看,整顿外贸秩序,改革配额招标,加强企业自律,健全法律法规;从长远看,加紧体制改革,调整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改善出口构成,提高出口效益,从市场、产品、管理等各个领域加快企业改革,尽快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8、发展高精尖产品,提高科技含量减少国外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的关键是要积极发展高科技。对中国来讲,30年内,如果还不能赶上发达国家制造业水平的话,就可能永远被国际分工固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行列。化工企业不要把扩大出口的重点定位在“三酸二碱”等基础化工、原料型、半原料型的产品上,而应多生产高档次产品、下游产品、精深加工产品等,这才是化工产品出口的主流。为什么日本的产品出口,近几年被反倾销的少呢?其中最主要的是日本的高科技发展得很快,另国对其反倾销很难。因为反倾销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价格低;二是精量大。对于高精尖的产品,要成为被告就不那么容易了。中国的化工产品完全可以在深加工方面做得更好一些。国内的草甘膦产业由于技术含量高,在国外的知名度很高,动摇了孟山都公司的国际霸主地位。因此,孟山都公司笄了一系列针对中国草甘膦的“围追堵截”:一方面与中国企业做生意,在中国办合资企业,另一方面却在自己的国内或其他国家投诉中国产品。结果,澳大利亚孟山都公司两次提起反倾销诉讼,两次均告失败。而中国的草甘膦企业之所以敢与国际同行业大公司抗争,关键就在于中国的草甘膦产品技术含量高,在国际市场拥有一席之地。 9、重视复审再次进入市场 一般情况下,反倾销最终征税的有效期为五年,但并不意味着在五年之内就没有争取改变反倾销终裁,争取重新进入市场的机会。有关的企业应当充分利用复审机会,以推翻原裁决或改变原裁决。根据反倾销的国际惯例,复审包括:年度行政复审、情势变迁复审、新出口商复审、落日复审等。

延伸阅读
  1. 浙江省出台取消招商引资指标应对出口反倾销措施
  2. 台湾自行车企业着手应对欧盟反倾销措施
  3. 土耳其反倾销调查中中国彩电占中较大
  4. 我国企业如何应对反倾销诉讼
  5. 中国胜诉俄罗斯对华最大反倾销案

国际贸易热门知识

  1. 关贸总协定中的非歧视性贸易原则
  2. 选择合适的贸易术语
  3. 易货贸易的法律特点
  4. 积极影响
  5. 货交承运人(FCA)
  6.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介绍中国日用陶瓷行业面临的贸易摩擦
  7. 出口货物索赔申请程序
国际贸易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