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案件诉讼中,如何确定赔偿金额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工资福利法律知识

劳动案件诉讼中,如何确定赔偿金额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9-25

 
345259

劳动案件中赔偿金额的确定

一、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

1. 克扣、拖欠工资引起的纠纷

根据国家现行规定,劳动者在面临企业克扣、拖欠工资时,有权要求企业返还克扣、无故拖欠的全部工资,并可以要求企业加发25%的赔偿金。这一规定的目的是惩罚用人单位违反国家法规政策的行为。因此,如果企业无理地克扣或拖欠工资,仲裁委员会和法院通常会支持劳动者要求支付25%的工资赔偿金。

劳动者应正确理解工资一词的含义,即用人单位实际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工资性收入,且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如果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收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应按最低工资标准计算。为保护自身权益,劳动者在劳动仲裁、诉讼前应准备与工资数额相关的证据,并最好在签订合同时明确约定工资数额。

2. 发放加班费引起的纠纷

对于实行标准工时的企业,安排劳动者加点、加班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按规定支付加班、加点工资。对于综合计算工时的劳动者,在一个计算周期内超过标准工时的工作小时数,同样应支付加班工资,其中法定节假日的工作应支付三薪。

计算加班费时,主要区分以下三种情况:正常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支付不低于150%的工资;休息日安排加班但没有补休的,应支付不低于200%的工资;法定节假日安排加班的,应支付不低于300%的工资。在计算加班工资时,月工资总额应除以月工作天数或小时数,得出职工日平均工资和小时平均工资作为计算基数。月工资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组成,而不是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基本工资。月工作天数和小时数应根据劳社部发(2000)8文的规定计算,分别为20.92天和167.4小时。遵循以上两点,可以避免在计算加班工资时的误算。

劳动者在追索加班费时,如果企业存在克扣、拖欠加班工资的情况,劳动者同样可以要求额外支付25%的工资赔偿金。为避免不当的诉讼请求,劳动者还应注意用人单位不需支付加班费的特殊情况,如劳动者自愿加班、计件工资未完成工作量、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实行不定时工种等。

3. 用人单位辞退造成工资损失的纠纷

工资损失包括因误工造成的本人工资损失和25%的工资赔偿金。如果司法机关认定企业辞退不成立,一般会支持劳动者在期间的工资收入损失。在处理此类争议时,法院主要考虑企业的辞退是否成立、劳动者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过错程度等因素。工资赔偿金具有惩罚性质,因此如果劳动者存在过错,法院可以不判赔25%的工资赔偿金;如果劳动者没有过错,企业应支付25%的工资赔偿金。

二、支付经济补偿金、代通知金的案件

1. 经济补偿金纠纷

根据国家规定,企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或按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向劳动者支付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在索取一次性经济补偿金时,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放1个月工资,按照本人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标准计算。如果地方规定和原劳动部规定不一致,适用较高标准。除了企业依据《劳动法》第25条做出的过失性辞退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外,其他情况下没有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的,还应增加50%的额外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应灵活运用这一点,以避免损失。

特殊情形需要注意的有两种:一是企业在试用期内无依据解除劳动关系的,也应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二是对于事实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各地处理方式不一致。如果属于解除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应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属于解除合同期满没有补签合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法院一般视为劳动关系终止,不支持经济补偿金。

2. 提前通知金纠纷

企业未提前30天书面通知解除劳动关系的,除支付经济补偿金外,还应支付劳动者代通知金(提前通知金),标准为本人一个月工资,计算基数同经济补偿金。在实践中,各地并非都执行这一规定,劳动者在进行劳动仲裁或诉讼时,需查阅当地法规政策是否有要求。

三、赔偿违约金的案件

1. 明确约定违约金的案件

劳动合同是双方真实、自主意识表示。如果劳动合同中已明确、合理约定违约金,则企业违法或违约时应按照劳动合同规定执行,支付劳动者违约金。如果赔偿实际损失金额超出约定的,劳动者还可以要求增加赔偿金额。然而,在处理中,一些法院可能会认为经济补偿金属于法定违约金,既然支持了法定违约金,就没有必要在判用人单位支付合同违约金。

2. 未明确约定违约金的案件

双方未对违约金额作出约定的,企业应按照劳动者的实际损失予以赔偿。例如,企业违反规定或约定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在提起劳动仲裁或诉讼时可以选择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并要求企业赔偿停工造成的损失,以及仲裁和诉讼所增加的费用(包括仲裁费、诉讼费、交通费、律师费和证人出庭费等);也可以选择解除劳动合同,要求企业支付经济补偿金和赔偿经济损失,甚至包括合同期未满的工资损失等。在实践中,也有相关判例。

3. 用人单位反诉经济损失和培训费的纠纷

在一些企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引发的争议中,为减少损失,用人单位可能会反诉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和培训费等。司法机关主要根据双方过错责任大小划分责任。如果企业辞退不成立,劳动者没有责任,当然不需赔偿经济损失;至于培训费,如果劳动者不愿意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且未违反公平原则,法院也不会支持企业的主张。然而,如果涉及较大数额的经济损失或培训费且劳动者有部分过错,当事人有必要了解自身过错的大小、培训费数额及服务期等情况,以便准确、完善地提出请求和相应的理由。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诉讼中原告必须掌握的步骤
  2.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解析与应对措施
  3. 离婚赔偿案件所需的证据有哪些?
  4. 刑事自诉案件中是否可以获得赔偿?
  5. 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略谈

劳动保障热门知识

  1. 疫情隔离期间不给员工发工资合法吗
  2. 疫情期间待岗工资怎么算
  3. 公司压一个月工资合法吗?解答来了!
  4. 上海隔离期间工资怎么算
  5. 提成款属于劳动者的工资吗
  6. 乡镇基层补贴属于工资福利吗
  7. 退休马上就能领钱吗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