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2-29
倾销是指在正常贸易过程中,一国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出口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的商业行为,属于一种扭曲市场正常交易的不公正贸易行为。根据我国《反倾销条例》的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构成可以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倾销:
反倾销是指进口国采取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旨在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倾销行为的侵害。反倾销措施包括对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实施反倾销调查和采取反倾销措施等。
当前国外对我国企业提起反倾销诉讼的国家和地区从欧美等发达国家逐渐向发展中国家延伸,我国已逐渐取代了日本、韩国、美国成为世界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国。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华反倾销诉讼的对象已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这表明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一旦某个国家对中国企业采取反倾销措施,其他国家也可能跟随采取类似措施。这种连锁效应会进一步加剧对华反倾销的压力。
对华反倾销的对象主要集中在一些具有竞争优势的“拳头产品”,如钢铁、化工、纺织品等。同时,反倾销的范围也不断扩大,涉及到更多的行业和产品。
随着对华反倾销案件的增加,涉案金额也呈现出剧增的趋势。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压力。
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一些国家开始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外国产品进行限制和打压,其中包括对华反倾销措施。
根据国际贸易规则,反倾销措施本身是合法的贸易保护手段,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和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其贸易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给其他国家的产业造成了竞争压力,从而引发了对华反倾销的行动。
尽管大部分中国企业遵守国际贸易规则,但也有一些企业存在低价倾销的现象,这给国外企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激发了对华反倾销的指控。
一些中国企业在面对反倾销指控时,没有积极应诉,导致指控成立的可能性增加,从而助长了对华反倾销的趋势。
政府应当加强对外贸易的监管和引导,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对华反倾销的挑战。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企业的政策支持,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和指导。
企业应当加强自身的合规管理,遵守国际贸易规则,避免低价倾销等不正当行为。同时,企业还应加强与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合作,共同应对对华反倾销的挑战。
综上所述,当前外国对华反倾销的特点主要包括中国成为反倾销目标、对华反倾销诉讼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反倾销具有连锁效应、对象集中在“拳头产品”且范围不断增大以及涉案金额剧增等。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主要包括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反倾销本身具有合法性、中国贸易的快速增长造成别国压力、我国企业确实存在低价倾销的现象以及涉案企业不积极应诉助长了反倾销指控等。为了应对外国对华反倾销的挑战,我国应当采取政府和企业两方面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