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反倾销经典案例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6-27
中国企业反倾销案中的幕后交易传闻
案件终裁后的传闻引发了关于“内鬼”的争议
在中国企业遭遇的反倾销调查中,美国对华*电反倾销案是影响最大的案例之一。然而,这个案件在终裁之后却传出了一家中国企业与对手幕后交易的消息,引发了一场抓“内鬼”的闹剧。
彩电案的重要性及对中国企业的反思
彩电案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反倾销案例,中国企业从中学习、反思的经验教训很多。然而,要对这个案件进行正常的归纳总结,我们必须首先澄清一个问题:这个案件是否存在“内鬼”,如果存在,是谁;如果不存在,是谁制造了这个谣言,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案件终裁及涉案企业的反倾销税
在2004年5月14日,该案终裁结果出炉,中国产品被认定为损害美国市场,涉案企业被征收最高78.45%的反倾销税。然而,厦-华作为其中一家涉案企业,只被征收了5.22%的反倾销税,成为最大的赢家。
幕后交易传闻的发布及争议
然而,在案件终裁之后,一家网站发布了一则惊人的消息。该消息声称中国个别企业与该案起诉方美国五河公司存在幕后交易,从而加速了中国企业的败诉步伐。这则消息的暗示是,厦-华就是这个“内鬼”。然而,由于消息来源没有提供证据,这则新闻反而遭到了媒体的严厉批评。中国彩电业内部长期存在的不团结和互相攻讦的现象让人们对这则消息产生了厌恶情绪。
幕后交易的证据及分析
直到9月11日,证据终于浮出水面。国内一家媒体报道,在五河公司起诉两个月后的2003年7月24日,厦-华与五河公司达成了一项协议。根据协议内容,五河公司将从厦-华获得彩电订单;如果五河公司胜诉,合同生效,否则合同不生效。据消息来源分析称,“按照美方的逻辑,如果获得订单,就表明没有受到损害;如果没有拿到订单,就表明受到了损害。美国人正是用这种互为因果的逻辑,认定有损害存在。”
幕后交易对案件裁决的影响
然而,要根据这份协议得出结论:是厦-华与五河公司的协议导致了彩电案的失败,从逻辑上讲是完全不通的。原因有三。首先,该案调查的是2002年7月至12月期间,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彩电是否倾销。而厦-华与五河公司的协议是在反倾销调查之后达成的,与案件的时间无关。其次,美国的法制建设非常健全。两大调查机构的官员和控辩双方聘请的律师在一个信息透明的环境下工作,并相互制衡。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份与调查期毫无关联的协议绝对不可能对案件的裁决产生影响。最后,厦-华在终裁中获得的最低税率是五河公司不愿意看到的。根据协议,中国企业败诉后,厦-华就要向五河公司下订单。也就是说,厦-华被裁定的倾销税率越高,就越有求于五河公司,从而给五河公司带来更多订单。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厦-华的税率最低,甚至低到可以继续在中国制造。因此,即使厦-华履行协议向五河公司下订单,订单数量也会很少。这显然不符合五河公司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