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应对美国反倾销案例剖析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1-27
美国反倾销调查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背景
作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美国一直是中国企业和产品的重要出口目的地。然而,近年来,美国频繁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对部分产品采取了限制措施。虽然大多数中国企业选择了应诉,但是他们并不清楚一旦美国行政当局做出终裁,并不意味着案件的终结。根据美国法律,即使终裁结果已出,仍然有上诉的机会。
苹-果汁案例:6年官司保住市场
中国是苹-果生产大国,苹-果汁对美国的出口量一直很大。1998年,由于中国苹-果汁大量进入美国市场导致价格下降,美国同行准备对中国苹-果汁企业发起反倾销诉讼。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在这个危机中举行了紧急会议,商会明确表示只有坚决应诉才能保住美国市场。在商会的协调下,11家中国企业表态应诉。1999年,美国苹-果汁协会向美国主管机构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要求对来自中国的浓缩苹-果汁征收高达91.84%的反倾销税。中国方面有11家企业参加应诉。2000年,美国做出终裁,认定中国企业存在倾销行为,税率为零至27.57%。中国企业不满这个结果,决定继续上诉。2000年,9家中国企业联名上诉至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经过多年的官司,直到2003年,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做出终审裁决。根据终审裁决,中国10家应诉企业中有6家获得零税率,4家获得3.83%的加权平均税率。未应诉企业维持51.74%的税率。根据美国法律,美国商务部在终审裁决后60天内可以上诉。然而,美国商务部最终放弃上诉,并签署了反倾销修正令。这是中国农产品企业在反倾销案中首次成功打败美国商务部。
结论
中国企业面对美国的反倾销调查,选择应诉是一种常见的应对方法。然而,即使一次反倾销案已经终裁,仍然有上诉的机会。苹-果汁案例表明,中国企业通过坚决应诉和上诉,成功保住了美国市场。这对其他中国企业在类似情况下提供了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