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1-01
原告:李某次,男,195*年12月**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湖口县双钟镇柏树村**组。
原告:李某香,女,196*年8月**日出生,汉族,农民,住址同上。
委托代理人:陈某健,男,193*年12月**日出生,退休干部,住九江市新工业园宿舍。
被告:江西省湖口县第二中学。
法定代表人:吴某昊,该校校长。
委托代理人:丁辉生,江西求成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李某次、李某香诉被告江西省湖口县第二中学(以下简称"湖口二中")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本院于2005年7月8日立案受理。依法组成由副院长刘某锋担任审判长,审判员曹某庆、人民陪审员周某求参加评议的合议庭,于2005年8月16日组织庭前证据交换,8月23日适用普通程序公开开庭审理本案。原告李某次、李某香及其委托代理人陈某健,被告湖口二中的委托代理人丁辉生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李某次、李某香诉称:两原告之子李某亮原系被告在读学生。2004年6月4日上午,被告在读学生梅某开约湖口中学学生汪某强、宋某雨等与被告在校学生杨某涛、刘某敏等人打架闹事。刘某敏在打架过程中头部受伤流血。被告教师洪某峰指派李某亮等学生护送刘某敏去医院救治。途中,李某亮被汪某强杀害。被告教师明知未成年学生李某亮不具有在恶劣环境中护送受伤学生的能力,却强行指派,造成李某亮受害身亡,因此应承担相应法律后果。2005年2月3日,被告为推脱责任和逃避法律制裁,拿出已草拟好的承诺书哄骗原告签字。原告在极度悲伤、思想混乱的情况下,违心地签了字。该承诺书属无效民事行为,而且无要约,何谈承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第三款、第十八条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第九款、第十款、第十一款,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被告应赔偿原告抚养李某亮费用7.5万元,被扶养人李某次、李某香生活费4.8万元,原告方在事故发生后耽误工作造成的误工损失费3.3万元,精神损害抚慰金20万元,交通费0.3万元,合计35.9万元(应扣除已收取被告的3万元)。
被告湖口二中辩称:李某亮是因为追赶他人并与之发生扭打而被赶来帮助打架的汪某强刺死的,并非如原告所说是在护送刘某敏去医院救治途中被杀。被告教师吩咐李某亮等人护送受伤同学时,双方的打斗已被驱散,危险已经消失。李某亮等人经教育南路至三里大道的中国联通营业厅均平安无事,这一事实充分说明当时环境安全,并非"恶劣环境"。被告教师吩咐李某亮等人护送受伤同学的行为与李某亮被害身亡之间没有必然因果关系。如果李某亮忠实履行护送任务,而不主动去追赶湖口中学学生,从而引发相互打斗,则他根本不会被刺死。原告要求被告承担赔偿责任的主张不能成立。退一步讲,即使被告对李某亮的死亡有一定过错,依法应承担的也只是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原告在直接侵权人已履行赔偿义务的情况下又要求被告承担赔偿责任,其主张与法律规定相悖。原告主张抚养费没有法律依据;李某亮属于未成年人,显然没有被扶养人,原告主张被扶养人生活费于法不符;直接侵权人致李某亮死亡触犯了刑律,属于刑事案件,原告无论是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还是在刑事案件审结后另行起诉,人民法院均不应受理;原告提出的误工费金额不仅没有事实依据,而且超出司法解释规定的范围;原告主张的交通费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已提出并获得了赔偿,不能再次主张。李某亮死亡后,县委政法委动员被告出钱安抚死者家属。尽管被告认为不应支付这笔钱,但为了顾全大局,仍从人道主义角度支付了安慰金53500元给原告。原告当时接受调解,委托代理人起草承诺书,并在承诺书上签字。当时被告根本无人在场,何来哄骗之说?原告既然否认承诺书效力,则应将53500元退回被告。综上所述,人民法院应依法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法释[2003]20号解释")第七条第二款规定,本案中,受害人李某亮直接因汪某强故意杀人而遇害,因此应当由汪某强等作案人对李某亮之死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在汪某强等作案人不能履行赔偿义务的情况下,如果被告有过错,则应由其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被告工作人员指派李某亮等未成年人护送因斗殴而受伤的同学刘某敏前往医疗机构救治,原本出于善意。但鉴予当时双方斗殴人员均未受法律制裁,仍自由活动于斗殴现场附近,该护送行为有一定危险性。被告却无工作人员或其他成年人参与护送,对于伤者及护送人员均未尽到谨慎照管义务。在主观上,被告有疏忽大意的过失,这一过失与李某亮在护送过程中遇害有一定因果关系。同时,李某亮在护送过程中,因刘某敏指认而发现参与斗殴人员后,没有报警,也未与被告取得联系,即擅自与同伴追赶、扭打已离开斗殴现场、未再进行违法活动的人员。李某亮的行为超越了被告指派任务范围,也与其年龄、判断能力、法律意识、理智水平不相称。此时,李某亮极易被对方认为是刘某敏的同伙,前来实施报复行为的,从而招致对方人员产生犯意,实施杀人行为。因此,相对于被告过错责任而言,李某亮也有一定过错,可以相应减轻被告承担的补充赔偿责任。
关于抚养费,虽然两原告精心抚养、培育李某亮是需要很大物质和精神投入的,但目前我国法律规定的人身损害赔偿项目中无此一项,一般理解为该项损失已由死亡赔偿金涵盖。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汪某强等已按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赔偿原告方死亡赔偿金,故原告方这一诉讼请求不应支持。
关于被扶养人生活费,两原告显然没有成为李某亮的被扶养人。事实上,李某亮作为在校学生、未成年人,是由其父母即两原告抚养的。所以,原告方这一主张不应支持。
根据上述事实和法律规定,本院判决如下:
1. 驳回原告李某次、李某香的诉讼请求。
2. 本案的诉讼费由原告承担。
审判长:刘某锋
审判员:曹某庆
人民陪审员:周某求
日期:2005年XX月XX日
根据法释[2003]20号解释第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当受害人死亡时,赔偿义务人应当赔偿相关费用,包括抢救治疗费用、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根据上述规定,死者亲属的交通费和误工损失仅指因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相关合理费用。
原告方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已主张交通费,并已获赔偿,在本案中再提出同一主张,不符合法律规定,不应支持。
原告方也没有提供证据证明在办理丧葬事宜中遭受误工损失。
因此,该项诉讼请求也不应支持。
根据法释[2002]17号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的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
然而,原告可以依据法释[2003]20号解释第十八条第一款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向被告提出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
根据相关民事政策,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最高赔偿金额一般不超过5万元,并且赔偿责任不得累加计算,即使有多个赔偿权利人。
根据案件事实,被告实际支付给原告的款项金额高于最高赔偿金额。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两原告出具的“承诺书”的效力和约束力问题。
原告方认为该承诺书不成立,因为他们认为没有要约,所以也没有承诺。
本院认为该承诺书的内容至少可理解为要约,而被告及湖口中学同意并实际付款则构成承诺。
原告方认为承诺书无效,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因此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纳。
以下是本院的理由:
根据上述理由,判决如下:
驳回原告李某次、李某香全部诉讼请求。
本案受理费7500元,其他诉讼费4500元,合计人民币12000元,由原告李某次、李某香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江西省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长:刘某锋
审判员:曹某庆
人民陪审员:周某求
书记员:李某荣
二OO五年十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