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承包合同纠纷法律知识

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5-02-18

 
167330
现实社会,有很多时候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件因为时效的问题被法院驳回,因为土地经营权性质方面立法不是很明确。那么对于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问题

适用范围

诉讼时效适用于债权及其救济权。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债权性质,因此适用诉讼时效对于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及时行使权力、避免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与事实上的利益关系长期脱节以维护社会秩序具有必要性。此外,适用诉讼时效还能降低诉讼中的证明费用和诉讼成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债权属性是决定其适用诉讼时效的关键因素,并且也是司法实践中适用诉讼时效的依据。

司法实践中的问题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由于一些地区没有签订书面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承包经营权受到侵害的时效起点难以确定等问题,对于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合法权益不利。当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完全物权化时,承包经营权人可以采用物权的保护方法行使物上请求权,从而避免这种不利情况的发生。物上请求权通常适用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继续性侵害行为。然而,目前需要法律对此进行更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中,仍然适用诉讼时效为宜。

土地承包合同纠纷适用的法律规定

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

第一,我国目前实行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这种所有制实质上是一种社区所有制。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基于其集体成员身份依法享有的权利。非经农民集体同意,社区以外的成员无权享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因此,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与农民社区成员身份密切相关的权利,是一种人身权。只有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社区成员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其土地所有者的地位。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演进

第二,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中,土地承包经营权已经发生了普遍意义上的物权化演进。这主要表现在:承包经营权人对承包土地拥有直接占有、使用、收益和有限处分权,土地承包经营权越来越成为农户进行土地转让、出租、转包、入股等的产权基础,具备了物权的一般权能。然而,由于我国相关法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农民在土地转包、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因此土地承包经营权还不是完全的自物权。《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使得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已经超过了一般债权法规定的20年最长租赁期限。

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财产权

第三,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民法通则》第五章第一节直接规定的权利,是具有排他性的财产权。学界普遍认为该节是对物权制度所作的规定。
延伸阅读
  1.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管辖适用于专属管辖吗
  2. 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有些什么
  3. 发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原则
  4. 处理专利侵权产品的专业法律指导
  5. 农户撂荒土地被发包方收回能否要回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旅游景区拆迁属于商业拆迁吗
  2. 出境旅游导游未全程陪同的入如何处罚
  3. 哪个部门制定旅游应急预案
  4. 导游向旅游者索取小费如何处理
  5. 租房电器坏了房东不管怎么办
  6. 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7. 劳务派遣要求员工签订非全日制的用工合同违法吗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