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期间计入工龄的问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务派遣法律知识

劳务派遣期间计入工龄的问题

点击数:53 更新时间:2024-09-10

 
342864

企业劳动关系转变中的经济补偿年限问题

近年来,企业在转变用工模式时,常常面临劳动关系转变和经济补偿年限计算的问题。本文以一起案例为例,探讨了企业转变用工模式时的法律规定和争议。

背景

2002年,郭某进入一家手机生产企业担任地区销售代表。2005年,该企业决定将市场销售部门80%的职工转为劳务派遣工,以降低人工成本。为了缓解正式职工的不满,企业决定按照高于法定标准的补偿标准,向愿意留任的职工支付“身份转换费”。同时,企业承诺,被转换身份的职工如果工作业绩连续3年取得“优秀”,将重新成为企业的正式职工并取得股份。郭某选择获得补偿并继续留任,劳动关系转移到一家劳务派遣公司。经过3年的努力,郭某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职工。2008年底,公司与郭某签订了5年期劳动合同,并给予其职工股份。

纠纷

2011年,公司决定与郭某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双方在经济补偿年限的计算上产生了分歧。郭某认为自己从2002年开始就在公司工作,经济补偿年限应从2002年开始计算。而人力资源经理认为,郭某在2008年底才正式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此前属于劳务派遣工,因此补偿年限应从2008年底开始计算。由于双方无法达成一致,纠纷最终进入法院。

法院判决

法院最终否定了公司的工龄计算方式。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0条规定,劳动者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时,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如果原用人单位已经支付经济补偿,新用人单位在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时不再计算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解析与结论

根据法律规定,郭某的本单位工作年限应从2002年开始计算。然而,经济补偿年限不同于工作年限。在2005年转变为劳务派遣工时,公司已经支付了相应的经济补偿。因此,如果郭某与公司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其经济补偿年限应从2005年开始计算。

本案反映了企业在转变用工模式时常遇到的问题。在劳动关系转变过程中,企业应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合理计算经济补偿年限,以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以上为辽宁斯达尔律师事务所王佳欢律师对本案的详细讲解。

延伸阅读
  1. 同工同酬最新消息:劳动合同法修改后明确被派遣劳动者享有同工同酬权利
  2. 劳务派遣公司如何才能与工厂合作
  3. 劳务派遣用工的法律意义
  4. 劳务派遣用工会审核档案吗
  5. 劳务派遣工解除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定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包工头签订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
  2. 保险合同中投保人的变更及手续
  3. 劳动关系转移及经济补偿
  4.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补偿金计算方法
  5. 农民工维权:合法途径解决工资拖欠问题
  6. 临时工伤亡赔偿标准
  7. 私人家教的劳动关系问题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合同下载

  1. 劳务派遣委托协议范本
  2. 教师劳务派遣合同范本
  3. 保安公司劳务派遣合同范本
  4.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劳务派遣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