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12-24
权利是法律赋予个体的一种特权,根据其性质和效力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其中,包括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和抗辩权。
支配权,又称管领权,是指权利主体可以直接支配权利标的物而具有排他性的权利。具备支配权的个体可以单方面决定权利标的物的使用、转让、处置等行为。
请求权是指权利人得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与支配权不同的是,权利人不能对权利标的物直接支配,只能通过请求他人的行为来实现自己的权利。
形成权是指权利主体仅凭自己的行为,即可使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权利主体可以通过签订合同、行使选举权等方式,主动改变自己的法律地位。
抗辩权是指对抗相对人请求权或其他权利的权利。当相对人主张自己的权利时,权利主体可以以合法的理由进行抗辩,阻止对方主张权利的实现。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债务人的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表明其财务状况不佳,可能无法按时履行债务。债权人可以根据确切的证据,中止对方的债务履行要求。
债务人转移财产、抽逃资金等行为,意味着其有意逃避债务的责任。债权人如果能够提供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存在这样的行为,可以中止对方的债务履行。
债务人丧失商业信誉,可能表明其在商业活动中存在不诚信的行为,可能无法信守债务。债权人如果能够明确证明对方的商业信誉丧失,可以中止对方的债务履行。
除了上述情形外,债务人有其他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债权人可以根据确切证据,中止对方的债务履行。
总之,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债务履行可以在债务人存在特定情形下中止。债权人应当提供确切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中止请求,以保障自身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