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3-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破产财产在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清偿:
首先,破产人应当清偿所欠职工的工资、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以及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其次,破产人应当清偿除职工权益外的其他社会保险费用和所欠税款。
最后,破产财产应当清偿普通破产债权。
如果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应当按比例进行分配。
不能清偿是指债务人因丧失清偿能力而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的客观财产状况。具体的界定条件如下:
债务人的清偿能力是根据其财产、信用、劳务等因素综合构成的。当债务人无法以货币、信用或能力等方式清偿债务时,即认定其丧失清偿能力。
不能清偿的债务是指已到偿还期限,提出清偿要求的、无争议或已有确定名义的债务。
不能清偿的债务必须是能够以货币评价的债务,因为在破产程序中只有货币形式的债务才能得到偿还。
不能清偿指债务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或可预见的相当时期内持续无法清偿债务,而不是一时的资金周转困难等暂时停止支付的问题。
不能清偿的判定应由法院根据法律和事实进行裁定,不依据债务人的主观认识或表示。
资不抵债是指债务人的负债超过实有资产。资不抵债的判断标准如下:
资不抵债主要考察债务人的偿还能力,仅以实有资产为限,不考虑信用、能力等因素。在计算数额时,不论是否到期,都将负债纳入总额之内。当债务人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时,通常都已经资不抵债。但是,即使在债务人帐面资产尚超过负债的情况下,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资金结构不合理等原因,可能导致对到期债务缺乏现实支付能力而无法支付,这也属于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情况。因此,资不抵债与不能清偿并不完全相同,在申请破产或宣告破产时,两者需同时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