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4-12-30
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有权要求赔偿。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只要遭受到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合法权益造成损害,都可以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请求。
如果受害的公民已经死亡,其继承人和与其有扶养关系的亲属也有权要求赔偿。这意味着即使受害人已经去世,其合法权益仍然可以由其继承人或与其有扶养关系的亲属来维护。
如果受害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已经终止,其权利承受人也有权要求赔偿。这意味着即使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存在了,其权利承受人仍然可以代表其维护合法权益。
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当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该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赔偿义务机关应承担赔偿责任,为受害人提供赔偿。
当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共同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这意味着多个行政机关都应承担赔偿责任,共同为受害人提供赔偿。
当被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授予的行政权力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被授权的组织为赔偿义务机关。赔偿义务机关应承担赔偿责任,为受害人提供赔偿。
当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个人在行使受委托的行政权力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委托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赔偿义务机关应承担赔偿责任,为受害人提供赔偿。
当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时,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如果没有行政机关继续行使其职权,那么撤销该赔偿义务机关的行政机关将成为赔偿义务机关。赔偿义务机关应继续承担赔偿责任,为受害人提供赔偿。
立法赔偿是指国家对立法机关的立法行为造成的损害不承担赔偿责任。立法行为是国家豁免的主要领域之一,因此国家对于立法行为造成的损害只在极少情况下承担赔偿责任。立法行为的范围包括议会制定的法律及议员在议会的行为,不包括行政机关制定的条例等行政规则的行为。
军事赔偿是指国家军事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的违法行为造成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受到损害的情况下,受害人有权请求国家赔偿。在国外立法中,军事赔偿已经得到认可,一般在特别法中规定。在我国,虽然国家赔偿法没有明确规定军事赔偿,但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军队仍然要承担赔偿责任,但赔偿费用由部队以军费和第三产业的收入支出,而不是由国家财政负担。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不能直接起诉的行政行为,对于其是否可以赔偿存在争议。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抽象行政行为不能直接起诉,即使该行为违法,如果发生使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现实后果,也要通过具体行政行为实施。因此,可以通过起诉具体行政行为来提起赔偿诉讼,不必诉抽象行政行为。然而,对于所有影响公民权益的抽象行政行为是否都必须通过具体行政行为实施才能提起赔偿诉讼,仍然存在争议。
上文是关于国家赔偿的赔偿请求人、赔偿义务机关以及国家赔偿法不赔偿的类型的相关解答。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有权要求赔偿。赔偿义务机关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能是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被授权的组织、委托的行政机关等。同时,立法赔偿、军事赔偿和抽象行政行为赔偿是国家赔偿法不赔偿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