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7-17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区域基本安全、人类健康和安全、动植物生命和健康、生态环境保护、防止欺诈行为以及保障产品质量等目的而采取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措施。这些措施对其他国家或区域组织的商品、服务和投资进入该国或该区域市场产生影响。技术性贸易壁垒包括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规定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以及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验和检疫标准(SPS)及其他任何对贸易产生影响的技术性措施。
技术性贸易壁垒涉及的产品范围广泛,包括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它影响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和消费。除了有形商品,技术性贸易壁垒还扩展到金融、信息等服务贸易以及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贸易技术壁垒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涉及法律、法令、规定等方面。
与关税壁垒不同,技术性贸易壁垒没有量化指标,也没有直接的数量限制。它往往隐藏在保护消费者利益、环保等合法外衣之下,甚至利用名义上的合理性和形式上的合法性来掩盖其实施贸易壁垒的真实意图。
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涉及的技术和适用范围广泛,使其比配额、许可证等其他非关税壁垒形式更为复杂。科技进步和管理改进使各国制定的标准更加精细。发达国家为了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在技术规定和标准设计上不断变化花样。
技术性贸易壁垒存在争议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各国在维护人类健康、安全及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不同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各国的工业化程度和科技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导致各国制定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不同。在对外贸易中,各国坚持自己的技术标准和法规,难以协调,容易引起争议。
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它也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借口,充当了贸易壁垒。
(1) 阻止境外产品对国内相关产业造成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