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合同诈骗的奸伎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诈骗罪法律知识

揭秘合同诈骗的奸伎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06-29

 
337746

合同诈骗手段及其法律分析

导读

合同诈骗是指一方通过实施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理解,从而实施诈骗的行为。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合同诈骗手段,并对其法律分析进行探讨。

一、以定金为目标的诈骗手段

一种常见的合同诈骗手段是以定金为目标。诈骗者利用合同中主副关系的规定,迫使对方违约,从而“没收”定金。例如,合同规定双方在某月在江西交货付款,但未明确具体交易地点。为了弥补这一漏洞,需要订立一份细则性的副合同,以确保合同的执行。诈骗者会故意制造主副合同之间的矛盾,当一方按照副合同的规定履行合同时,诈骗者以不符合主合同原则为由,宣布合同无效,从而“没收”定金。

二、利用合同和图纸的矛盾进行欺诈

合同和图纸的规格矛盾是另一种常见的合同诈骗手段。在签订产品加工合同时,应确保合同上的产品规格与加工图纸上的规格一致。诈骗者往往在厂方代表未觉察的情况下,故意与厂家订立与图纸要求不符的合同,或者利用合同与图纸上的缺陷,偷换加工图纸,使合同上的产品规格与图纸标准产生矛盾,以此为借口诈取合同款、违约金及赔偿费等。

三、以中介服务为名的诈骗手段

一些诈骗者以中介服务为名,介绍订立假合同,以获取信息费。为了扩大业务往来,许多企业委托精通信息的人为其介绍业务。诈骗者经常以介绍人的身份出现,通过虚构客户、谎报信息、假称委托等方式与企业签订假合同,然后以各种借口抵赖,掩盖其毁约诈骗的罪行。

四、双方串通进行的诈骗手段

双方串通进行的诈骗是一种常见的合同诈骗手段。诈骗者事先串通一气,一方假扮客户,一方假装介绍人,通过介绍人找到厂家,谎称有客户需要加工产品,然后由客户与厂家签订合同。在厂家支付信息费后,客户找借口宣布合同无效,信息费由介绍人和客户私下瓜分。

五、私刻单位公章进行的诈骗手段

一些诈骗者虚构大宗业务,私刻单位公章,谎称接受委托,与客户签订合同。收取业务费后,以合同不合规定等借口毁约,进行诈骗。例如,某人编造了某单位要建造综合大楼的谎言,并以负责人的名义拟写了承包协议书,私刻单位公章,向外发包业务。在半年时间里,有多家建筑工程队上当受骗,支付了业务费后,该人又找借口推托,将业务费据为己有。

六、以提供紧俏商品为名的诈骗手段

一些诈骗者利用人们崇尚紧俏商品的心理,以提供紧俏商品为名签订无法履行的合同,进行诈骗。诈骗者实际上并没有货源,只是利用人们对紧俏商品的追求来进行欺骗。例如,某地两个骗子制造假证据,谎称通过关系购进一批钢材,价格优惠。许多建筑工程队在未见货源的情况下,匆匆与骗子签订供销合同,使骗子轻易骗走80万元巨款。

知识总结

受欺诈人之所以陷入错误,是因为对合同内容和其他重要情况的认识存在缺陷。这种错误认识必须是由于欺诈人的欺诈行为所致,欺诈人通过描述和展示样品来欺骗受害人,使其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因此,只有当错误认识是进行意思表示的直接原因时,才能认定受害人受到了欺诈。

延伸阅读
  1. 防范合同诈骗和经济欺诈有哪些方法
  2. 试论合同诈骗罪在实践中的认定和特征
  3. 刑法中合同诈骗罪
  4. 合同诈骗犯如何减刑
  5. 构成合同诈骗罪的要件有哪些

合同欺诈热门知识

  1. 什么是合同诈骗
  2.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合同欺诈行为
  3. 合同诈骗法网难逃 笔迹鉴定现真相
  4. 合同诈骗罪的司法认定
  5. 签订制作合同不履行被解除 歌手张咪被判连带赔偿
  6. 合同诈骗罪追诉期限规定
  7. 合同诈骗罪的追诉期是多久
合同欺诈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
  2. 天津市商品房买卖合同范本(官方范本)
  3. 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完整版)
  4. 商品房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