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12-13
根据犯罪的具体情节和犯罪分子的认罪态度、退赃表现等,法院将进行全面分析,以确定正确的罪行量刑。尽管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未达到“数额较大”的起点标准,但如果具备以下情节之一,依然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如果犯罪分子多次进行扒窃作案,法院将考虑这一情节。
如果犯罪分子使用破坏性手段进行盗窃,并且造成了严重的公私财产损失,法院将对其进行相应的刑事责任追究。
如果犯罪分子多次进行入户盗窃,法院将考虑这一情节。
如果犯罪分子教唆未成年人进行盗窃行为,法院将对其进行相应的刑事责任追究。
如果劳改、劳教人员在劳改、劳教期间进行盗窃行为,法院将考虑这一情节。
如果犯罪分子在缓刑、假释考验期限内或者管制、监外执行期间进行盗窃行为,法院将对其进行相应的刑事责任追究。
如果犯罪分子曾因盗窃被治安处罚3次以上或者被劳动教养2次以上,且在2年内再次进行盗窃行为,法院将考虑这一情节。
如果犯罪分子曾因盗窃被免诉、免刑后2年内,或者因盗窃受过刑罚处罚后3年内再次进行盗窃行为,法院将考虑这一情节。
如果犯罪分子盗窃盲、聋、哑等残疾人、孤老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的财物,法院将对其进行相应的刑事责任追究。
如果犯罪分子因盗窃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法院将对其进行相应的刑事责任追究。
根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对于盗窃公私财物,如果数额较大,或者犯罪分子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将被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数额特别巨大或者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将被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于具有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或者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犯罪分子,将被处以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在共同盗窃犯罪中,各共犯人基于共同的故意,实施了共同的犯罪行为,将对共同盗窃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负责。
对于依法应当判处罚金刑的盗窃犯罪分子,应当在1000元以上盗窃数额的2倍以下判处罚金。
对于依法应当判处罚金刑,但没有盗窃数额或者无法计算盗窃数额的犯罪分子,应当在1000元以上100000万元以下判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