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6-12
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交通违法行为的追诉时效,但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对行政处罚的追诉时效为两年。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交通违法行为通常会在发生当年进行处罚,而不会跨年度。
对违章驾驶员进行处罚的目的在于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增强驾驶员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减少道路违章行为,并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如果违章行为在多年之后才被处罚,就无法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
年审是考查车辆和驾驶员是否具备继续行驶和驾驶资格的重要环节。与此相关的肇事和违章行为是评估驾驶员是否“称职”的关键内容。如果不记录这些违章行为,使其顺利通过审验,那么年审就失去了意义。
电子监控是反映交通违章行为的最直接和有力的证据。然而,如果所有拍摄到的违章行为直到三年后才受到处罚,那么使用这种现代化的电子设备就失去了意义。
根据《交通法规扣分细则》第七十一条,驾驶证审验的内容包括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交通事故处理情况、身体条件情况以及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及记满12分后参加学习和考试情况。
对于持有大型客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驾驶证一个记分周期内有记分的人,以及持有其他准驾车型驾驶证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承担同等以上责任但驾驶证未被吊销的驾驶人,审验时应当参加不少于三小时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交通安全文明驾驶、应急处置等知识学习,并接受交通事故案例警示教育。
对于交通违法行为或者交通事故未处理完毕、身体条件不符合驾驶许可条件、未按规定参加学习、教育和考试的人,不予通过审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驾驶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实行记分制度,记分周期为12个月。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记分达到12分的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扣留其驾驶证,该驾驶人需要按规定参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并接受考试。如果考试合格,记分将被清除并返还驾驶证;如果考试不合格,需要继续参加学习和考试。
应当给予记分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及其分值,由国务院公安部门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危害程度规定。
尽管交通管理的相关规定中没有明确规定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时效,但事实上,当年所扣的分值不会转入下一个记分周期是最好的证明。因此,追究交通违章行为是有时效性的。